青春时期的阅读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9日

高 爽

今天想聊的话题来自最近收看的一期《一本好书》。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每期用舞台表演加片断朗读的方式品读一本好书,很好的视听享受,更吸引我的一点在于:节目中介绍的是书的内容,却常常勾起我当年读这本书时一些难忘的记忆。

这一期品读的是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对它的记忆与一位爱书的朋友有关。这本书最早进入中国的版本装帧很俗气,导致我在很长时间里都认为它是本通俗的言情小说。直到有一天,知道了马尔克斯的大名,于是拿着这本书问我那位爱书的朋友,这个译本能看吗?朋友说:“你翻到最后一页,看最后一句话,如果是‘永生永世’,那就对了。”

当节目里的嘉宾在讨论伟大的爱情就是“永生永世”时,我脑子里浮现的不是爱情的画面,而是那位爱书的朋友的样子。

这期节目的嘉宾、学者吴伯凡说的一段话给了我启发。他建议大家在读书时可以试着给这本书再起几个名字,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个标题就有多重含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确实与霍乱有些关系,同时又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坠入爱情的反应就像染上了霍乱的症状。所以,也可以起名为“霍乱与爱情”“像霍乱一样的爱情”。

由此联想到的青春时期的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似乎也是如此,就像霍乱之于爱情。

青春是懵懂而莽撞的,青春时期的阅读同样狂热没有道理。反过来说,阅读有时也像青春一样,就需要这种不顾一切的热情。上高中时,我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用一个小本子大段大段地记录书里的段落,想象自己一会儿是充满生活能量的约翰,一会儿是多愁善感的才子奥里维。而在更早一些时候,我读的是武侠、言情,最后又迷上了《基督山伯爵》,反复读了很多遍,甚至一度特别希望别人夸我长得白,因为基督山就有这样“贵族式的苍白”……很多年以后,与我后来又读到的很多经典作品相比,这些书似乎也并没有多好,可我永远会把它列入对我最有影响的阅读书单。

最近看到一个评选,是由几家机构为迎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70年间影响了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图书评选。活动的推广语很激动人心:“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好书,影响着那时的青年。他们迷茫、他们愤怒、他们呐喊、他们追寻,他们最终从阅读中发掘自己最真实的灵魂,变成更饱满的人。”“那些来过我们青春的好书,便像食物一般,融入血肉,构成现在的我们。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百感交集的文字,占据了记忆的味蕾,哪怕过去多年,依旧回味无穷。”

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与一本好书相遇,是很幸运的事。但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芳心错许。基于当年的阅读经历,我始终不敢妄议今天年轻人的读书质量。对成长来说,读经典当然是最正确的一条路,但如果叛逆的青年不愿意去走那条被人指过的路,其实也无妨。也许那些更曲折的路上,会有更多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