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的形成源自《周礼》

沈阳中街400年来繁华不败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今天的沈阳中街。

中街旧影。

沈阳文史馆研究员齐守成研究了一辈子沈阳城。

题·记

胡同的名字

在沈阳的中街,主路两边分散着许多胡同,有的胡同有名字,比如孙祖庙胡同。清代盛京城老城区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条胡同。根据宣统年间沈阳老城区(八个边门以内)的地图粗略统计,其明确标注为“某某胡同”的小巷有200条以上。可以说,清代盛京城是除了首都北京以外,当时全国胡同最多的城市,这也反映了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满族人为主要居民的城市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沈阳中街,是一条闻名全国的商业街,其繁华盛景已经持续了近400年。

昔日,井字街上“流金淌银”;现在,步行街内依旧寸土寸金。今天,走在中街步行街上,两旁尽是现代化的商业招牌,但不时映入眼帘的老建筑、老胡同,仍然能够映照出这条百年老街的历史风华。

改建而成

“中街并不是从清王朝修建皇宫时与之共同建立起来的,而是早于故宫就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李建华说。

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扩建加固。李建华介绍说,都城的建立参考了《周礼·考工记·匠人》里建造王城的基本要求: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匠人》所载的王城规则制度,正是西周开国之初,以周公营洛为代表的第一次都邑建设高潮而制定的营国制度。由于中街位于故宫的后面,根据中国传统都城的布局规矩,将此街辟为商业街。从此,中街日渐繁华,人称“流金的路,淌银的街”。

关于中街的前身四平街,沈阳文史馆研究员齐守成说,清代盛京的四平街,就在今天沈河区中街路的中段。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扩建沈阳砖城时,将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四平街就在“井”字的第二横画上。

早年的四平街,东起钟楼(即今中街与朝阳街交叉路口处),西至鼓楼(即今中街与正阳街交叉路口处),街长173丈8尺(约580米),宽3丈5尺(约12米),街路是由三合土砸成。在大街的南北两面,由东向西排列着两行错落有致的起脊瓦房,檐牙相接,上有探出街面1米左右的房檐(即雨搭),下有台阶,阶下是1米深的水沟。这些是前店后家的铺面,每家店铺都依自己的财力,或立高大的幌杆,或悬挂特色突出的招幌以招徕顾客。这条商业街之所以起名为四平街, 是取其四季平安、年年太平之意,也有人说是四海升平的意思。

每当旭日东升,家家店铺打开铺面门板,摆放好货物,就都开始紧张忙碌起来。行人一进入四平街街口,远远地就能看见招徕顾客的高大幌杆,至于商铺的大字招牌,更加引人注目。有些店家还在门前悬挂实物幌子。丝房(百货店)在店门两边挂着京广杂货、绸缎布匹的牌子。金店挂着金银首饰的招牌,窗口或柜台里陈列着麒麟送子的银锁和银制杯盘。帽子铺用绳子拴着青缎子矛头和大耳扇皮帽子的样品。鞋店挂着女式绣花鞋和礼服尼夹鞋的样子。每家店铺都是选取在同行业里最有代表性的各种货物,吸引着人们。到了清末民初,中街已经是大小商号林立的东北商业中心了。

寸土寸金

中街在清代早期的景象如何,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但在故宫周边的其他记载中可以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早在明清之际,老沈阳的商贾行市就非常活跃。当时在旧城的一些胡同周围,行市林立,诸如设在福胜门(大北门)里的银市,外攘门(小西门)里的估衣市、骡马市 (牲门市)、皮行,钟楼南及内治门(小东门)里的水果市、肉市、菜行,清代名士刘世英的《陪都纪略》这样描述:“小东关外厨役忙,万蔬云集上菜行,虽系繁华荛土飞,清晨鸟语伴花香。”

齐守成说,1644年,来自山东黄县的单氏兄弟单文利、单文兴来到这条街上,当时满族妇女善于手工刺绣,但缺乏丝线原料。于是,单氏兄弟经营丝线的作坊应运而生。他们开了第一家丝坊叫“天合利”,也就是后来的“老天合”, 生意十分兴隆。后来,他们改为经营百货,从江南购进大批绸缎、布匹、杂货等,又先后开了洪顺盛、洪顺茂、吉顺昌、吉顺洪、吉顺隆等店铺,生意不断发展。各路商贾纷至沓来,行商寻利,其后的200年间,这条街道便成为沈阳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1914年,经营“吉”字号的林芸生投资5万多奉洋,在中街路北建起二层楼的吉顺丝房,很快也成为同行业的老大。为了竞争,老天合又盖起一座三层高的营业大楼,吉顺丝房则拆除旧楼,盖起一座有电梯、电扇、暖气,五层高的营业大楼,这就是中街第二百货商店。

那时的中街已经寸土寸金。吉顺大楼旁边有一个小杂货铺叫同益成,这个杂货铺是桑姓兄弟三人合开,吉顺丝房掌柜曾表示,只要桑家同意卖地,可以用购买整个丝房的价钱来购买这块地。可是桑家哥仨说什么都不卖,以至于吉顺丝房盖的大楼不得不把这块地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吉顺丝房大楼缺个角的典故。此楼现在仍是中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中街垂直的铜行胡同也值得说一说。提起铜行胡同,仿佛就能听到黎明时分从胡同里传出的叮当声,眼前一幅手艺人坐在店门口、口叼烟斗做活儿的画面。

铜行胡同位于中街南部,走向与中街垂直相连,宽约7米,南至皇宫胡同,北至中街,约在今兴隆大家庭大楼东侧、城内中心庙正北。清初,皇太极为壮帝威,下令把制作铜器的作坊均设置在城内中心,铁器生产作坊则安置在古城四周,以示铜心、铁胆之意。

可否让街牌、胡同恢复旧名

“沈阳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曾经的都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重视清文化宣传,推广历史文化,有助于提升沈阳的城市影响力。”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李建华这样说。

记者:从1634年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到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沈阳为陪都。对沈阳城的研究是否有价值?

李建华:沈阳城里不仅建有皇宫,还建有官员的府邸。这座城并非新建,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延续和规范的。当时农耕是文明的标志之一,东北地处严寒之地,相对中原比较落后。沈阳作为都城,人们在很多方面学习到外面先进的理念和农耕技术,让这座城市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我们针对沈阳故宫还有许多可研究的课题,相关部门对沈阳城的历史价值也在不断研究和宣传。

记者:推广清代的历史文化宣传,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李建华:以往曾有人呼吁重建王爷府,保护现有的,恢复原有的,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可行性有待商榷。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小切口入手,比如对方城内的街巷重新命名,在王爷府等重要旧址立牌,利用经过方城的公交、地铁车站进行宣传。

记者:过去方城内的街巷是怎样命名的?

李建华:老沈阳城平面呈棋盘式割据,明代将其分割成四块,十字街状。到了清代,被划为九块,中央为盛京皇宫,周围为八旗。盛京城的胡同可不少。过去,在今天沈阳市沈河区老城内,有十王府胡同、金王府胡同、肃王府胡同、郑亲王府胡同、庄王府胡同等等。这些胡同直到1989年才改为巷。除了以王爷府命名的胡同,沈阳城还有不少以官署命名的胡同。如宗人府胡同、三陵衙门胡同、老兵部府胡同等等。老城以外,北关有钦差府胡同,东关有都统府胡同、文中堂胡同等。还有不少以牛录(清代八旗制度的基层单位)命名的胡同。另外,以人物姓氏、商贾行市、宫观寺庙命名的胡同也很多。

记者:前段时间,记者与文保志愿者一起实地踏访,只找到郑亲王府巷、庄亲王府巷等几个街牌。

李建华:是的,如果部分街牌、胡同能恢复过去的名称,对于大家了解历史是有帮助的。另外,过去1300米见方的老城里,王府比较集中。这几年受到清宫剧的影响,人们对多尔衮、多铎等王爷都比较熟悉。清代的王公并不像以前朝代那样被分封到各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师,所以沈阳也就成为清代除了北京以外,唯一保留着多座清代宗室王府的城市。目前,方城内王府旧址都已不复存在,但根据《盛京城阙图》的大概位置,在旧址立牌纪念还是可行的。

记者:我到沈阳故宫采访时乘坐公交车,在“故宫西华门”站下车。如果是外地游客,也许会因为“故宫西华门”这个车站名而对故宫产生好奇吧?

李建华:齐守成说过,老站名能让历史重现。老站名背后不仅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还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其内在魅力与历史渊源远非单位名称或商家品牌所能承载。我们宣传城市的历史文化,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好。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46

中街

中街,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1625年至1631年,后金政权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将原来的“十”字形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形四条街,即今天的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 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

解读

JIE

DU

消失的钟鼓二楼

沈阳文史馆研究员齐守成告诉记者,70多年前,他和家人从北京搬到沈阳,就住在沈阳方城里。小时候,他常常听附近老人们讲,中街上的钟楼、鼓楼是重要的公共设施标志。

钟楼位于福胜门内大街,即今天朝阳街与中街交叉口,鼓楼位于地载门内大街,即今天正阳街与中街交叉口。两楼相距580余米,两座楼均为正方形底座,坐北朝南,高约7米。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孔门,台顶四周有女墙和垛口,台中是两层楼的大亭,亭下竖立碑志。孔门担负沟通四面街路的任务,行人车马可从楼下穿过。

1637年,皇太极命人修建钟楼、鼓楼。钟楼内悬挂钟,鼓楼内高架鼓。这大钟颇有来历。齐守成介绍说,沈阳故宫博物院有“十大镇宫之宝”,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金代的“交龙纽大钟”。这座金代大钟通高210厘米,下口径125厘米,厚12厘米,重3000公斤。钟上有蟠结双龙纽,口缘波曲,钟身铸有凸起方块条纹,厚重而朴素,铜质纯净,鸣音洪亮,声闻数里,堪称奇物。公元999年,北方辽兵大举伐宋,将关内乐寿县觉道寺里的寺钟作为战利品运回中京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赐给了当地的感圣寺。1121年,金兵伐辽,大钟毁于战火。大钟的生命本已就此了结,30年后,金朝皇帝却下令重铸大钟。令人不解的是,这口大钟历经金、元、明三朝500多年后,竟然出现在距离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的感圣寺千里之外的辽南盖州城。1621年,努尔哈赤夺取辽东之后来到盖州巡视,有人便将大钟作为礼物献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认为大钟是先朝遗物,十分珍视,先是把它带回辽阳,迁都沈阳后,大钟又随他来沈阳安家。1637 年,皇太极将大钟悬挂于钟楼之上,亲自给大钟命名为“盛京定更钟”。如此坎坷的经历,难怪故宫要把它当作“镇宫之宝”了。金代大钟来到盛京城,悬挂在城内四平街(今中街) 的钟楼。而且,按照“钟鼓齐鸣”的古制,需一个大鼓与它为伴,架在四平街另一端的鼓楼上,两者遥相呼应,成为盛京城内一大景观。

钟、鼓二楼雄踞壮观,与八座城门、四座角楼等盛京城垣及宫廷建筑遥相呼应,搭配得浑然一体。清末著名诗人缪润绂在其《沈阳百咏》中曾有“钟打谯楼第几更,八关接续听锣鸣,狺狺中有谁家犬,吠入深宵不断声”的描述。1931年,由于妨碍交通,张学良下令拆除了钟楼与鼓楼。从皇太极时代起就伴随着沈阳人日出日落的钟楼、鼓楼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