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嵩阳、岳麓、白鹿洞、石鼓四大书院相媲美

流人为东北留下一座银冈书院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银冈书院工作人员刘健(右)将自己创作的《银冈赋》拿给馆长程家军看。

银冈书院内景。

银冈书院一角。

银冈书院原副馆长马阿宁,1978年起就在书院工作。 银冈书院正门。

题·记

消失的书院

萃升书院,被称为沈阳市最早的大学。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文保志愿者陈赫指着一栋旧楼说,那就是萃升书院所在的位置。站在楼下晒太阳的一位老人说,现在的沈阳人大多不知道沈阳城曾经有座萃升书院。据说,明年沈阳市将对一些文化底蕴深厚、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建筑进行复原,希望萃升书院也被列入修复计划中。

流人,顾名思义,是指被流放的人。因中原大地出山海关外的东北寒带地区荒凉偏僻、人烟稀少,一直是历朝历代流放之地。在清代,流人衍生出的流人文化,是辽宁遗存的一大文化符号。流人在辽宁多地留下书院,还在培养人才、振兴地方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流人创办

9月28日上午,记者前往银冈书院。坐落在铁岭的银冈书院,是一座距今360多年的古代书院,是东北著名的昌明理学、启迪后贤的庠序之地。

银冈书院位于银冈路上,闹中取静。采访当日细雨霏霏,记者与一群参观者一起走在书院的石板路上,感受着质朴的气息。红门青瓦以及墙上厚厚的苔藓,更让书院平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银冈书院原副馆长马阿宁,1978年起就在书院工作。她向记者介绍说,银冈书院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时兴时衰,曾经是学子为科举应试研习经史的场所,是清代东北最早的书院,也是清代东北最有代表性的文教中心,在东北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银冈书院的遗址分为东、西、中三层格局。现任馆长程家军告诉记者,从1978年建馆开始,经过几次修缮,如今的书院旧址,平均每天有1500名参观者,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游客到此领略清代书院的特殊魅力。记者采访时,银冈书院工作人员刘健将自己创作的《银冈赋》拿给程家军看,程家军很是欣慰。他说,铁岭地区不少文化学者对流人文化、书院的研究从未停止。如今年轻一代愿意继续为发掘流人文化和书院研究作贡献。相信流人文化和书院会被打造成辽宁的文化品牌。

大门内一进院落,迎面三间正厅,这就是旧时书院的讲堂。东西两厢各三间,后面是郝公祠。书院的创始人郝浴出生于1623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清廷官员,因杵平西王吴三桂被劾。皇上明知其无辜,但也不得不将其处置,免死流放东北。1654年,郝浴至盛京。四年后下铁岭,建茅屋三间谪居。

郝浴在自述中写道:“戊戌五月下岭(铁岭),卜筑于南门之右,方十许亩,中为书室三间,前有圃种蔬,后有园种花,左壁吾卧室也,右壁一带皆吾友连屋而居也。”这就是银冈书院的雏形,即银园。郝浴自铭其额为:“致知格物之堂。”在此讲学授徒十八年之久。吴三桂叛乱事起,康熙十四年,郝浴官复原职赴京。临行前他感慨万千,“泣抚银冈,留作书院”。

当时,郝浴景仰的理学大师耿介辞官回乡,捐出自家田地资产,修葺房屋、扩招生徒,助办并管理嵩阳书院。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郝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书宅、田产、器物、书籍无偿捐归铁岭官府,以备书院办学之用。银冈书院由此正式定名。

书院文化

东北书院文化源远流长。

有文字记载的书院,是始于辽金时期的显州书院,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北方战争多发等缘故,早期书院并未留下多少痕迹。直到清初,银冈书院创立,东北的书院文化才得以恢复和接续。

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书院中建院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影响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书院。所以,今人称其为东北第一书院、东北历史文化的明珠。清代官员屠沂认为,银冈书院可与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嵩阳、岳麓、白鹿洞、石鼓四大书院相媲美,并称全国第五大书院。所以说郝浴开启了辽北文化教育的先河,是东北恢复发展教育的鼻祖。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银冈书院经历过一次命运大转变。当时奉天府尹郝林、铁岭县令焦献猷、邑人徐元弼等为恢复书院办学所付出的艰辛和立下的功绩,被后人载入史册。雍正、乾隆年间,书院培养过许多科举人才。而光绪年间,戊戌变法时出任书院总董的曾宪文,也曾为书院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他是周恩来在银冈书院就读时的老师,学问不错,热心文教,倡导新学。他担任银冈学会总董期间,曾不辞辛苦地四乡奔走,劝导民众子弟入学。

光绪二十九年,在东北各地对办新学大多采取迟疑观望态度时,曾宪文在知县赵翼臣支持下,率先采取西式办学方式,成立了银冈书院小学堂,这所学堂的设立,比天津私立南开学校的创办时间还要早一年。从此,书院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生遽增,影响遍及辽北。东北各地名师来书院学堂讲学者“岁无虚席”。学堂还实行新文化教育,创办贫民讲习所,传播文化,教化育人。在校生多时达300多人。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江苏淮安,应伯父周贻赓召唤来到铁岭,插班银冈学堂三年级甲班就读。

在这里,周恩来第一次接受了西方教育。在学习期间,他登龙首山锻炼身体,吃高粱米饭,经受北方风沙的洗礼;去周边农村接触社会,亲眼目睹日俄战争在铁岭留下的战火创伤;耳闻了日本兵肆意圈地抓人、演练枪炮、强抢粮草、掠夺资源等霸道行径。一个又一个衰弱民族备受奴役屈辱的事例,给了他强烈刺激,激起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平生第一次登的山就是龙首山,第一次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第一次接受了早期革命思想的启蒙。

周恩来在春暖花开之时来到铁岭,半年后的秋天又离开铁岭前往沈阳,在原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就读。周总理曾动情地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铁岭是周恩来走向新生活的起点,也是他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携夫人邓颖超视察东北时,再次来到了阔别52年的铁岭,重登龙首山,寻觅少年时的足迹。感慨万千,亲切地称铁岭是他的第二故乡。正是源于在铁岭所受的教育和影响,周恩来才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誓言,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影响深远

明代的东北就有过多所书院,如襄平书院、辽左书院、辽右书院等。可惜这些书院大多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毁于战火,没有哪座书院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所以,清初东北的书院教育可谓是一片荒漠。郝浴创立的银冈书院无疑给这片文化沙漠带来了新的生机。铁岭的书院教育正是以此为起点,不断地发展,进而奠定了它在东北乃至全国书院教育中的历史地位。马阿宁如是说。

清代东北的书院,由银冈书院的影响开始,在以后的岁月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数量不断增多。如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 的萃升书院、雍正十年(1732年)的沈阳书院、乾隆三年(1738年)的海州书院、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南金书院等。

除了书院,文化流人组织的诗社曾留下不少名篇。比如以流放盛京的诗僧函可为创始人的冰天诗社。

诗社成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在彼此的诗文唱和中,体现出身处逆境不甘沉沦、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来。

1655年冬,“清朝第一谏臣”季开生遭流放到达盛京,与函可会面。同是因文字获罪的两位南方才子,相聚在滴水成冰的东北,正值严冬腊月,函可衣衫褴褛难以庇体,赤脚站立在冰雪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见此情景,善良的季开生顿生怜悯,不顾自身寒冷,脱下棉裘外套给函可穿上。尚存季开生体温的裘衣,不只温暖了函可的身体,也温暖了他的心!函可含泪赋诗致谢:“念我寒如此,腊冬犹解衣,几年惟破衲,一半逐云飞。但使存孤骨,毋令下翠微。故人恋恋意,春气透柴扉。”季开生当即回赠诗一首:“穷边携手忽惊猜,君未能归我复来。兵火十年人一见,家乡万里梦同回。愁随赤羽霜中接,闷倚黄花雪后开。破衲自今堪结隐,羊裘莫问子陵台。”

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是文化流人留给东北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激励、鞭策着后人。至今,辽宁人在改革大潮中起起伏伏。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不骄不馁,展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精神气质。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50

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被誉为关东第一书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创始人是清代谪居铁岭的郝浴。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曾在此学习。

解读

JIE

DU

流人的贡献

辽宁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廖晓晴介绍说,东北流人一大重要贡献是著书立说,撰写地方志书。如因三藩之乱时被诬接受耿精忠伪职而被流放的清初著名学者陈梦雷, 曾主持编纂中国古代最大部头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谪戍到盛京。他于“甲子、乙丑间,修《奉天府志》……逾年志成。秉笔者,原任编修陈梦雷也。”引文中所说之《奉天府志》,实即康熙《盛京通志》,该志乃清代东北地区第一部通志体裁志书。此外,他又“构云思草堂,华石娟秀,日以著书为乐,从游者甚众”。

东北流人创立的文化社团组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如诗僧函可在流放盛京期间成立的冰天诗社,有32人参加,大多是与函可同遭谪戍的流人文士,他们时常聚会,吟诗作赋,这活跃了盛京地区的学术气氛,促进了盛京地区的文化发展,提升了盛京地区的文化水平。此外,函可还曾先后在普济、广慈、大宁、永安、慈航、接引、向阳七座寺庙宣讲佛法,弘扬佛教文化,前来听讲者甚众,“趋之者如河鱼怒上”极受欢迎。

卖艺为生的流人也间接向东北传播了文化艺术知识。康熙三十年(1691年) 举家被流放至铁岭的戴梓,“多巧思,凡所手制皆出匪夷,尤工绘事。性豪迈不羁,工诗善饮。”在朝时,曾发明连珠铳,可连续发射28发子弹,是西洋机关枪的前身。还曾仿制西洋蟠肠鸟枪、冲天炮和珐琅。在戍所,主要以卖文和书画作品为生。

另外,行医为生的流人救治了不少当地患者。如顺治十四年(1657年) 被流放至尚阳堡的陆庆曾,“家赤贫,以医自给。”当时尚阳堡天寒地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更是缺医少药,陆庆曾管的到来可谓是雪中送炭。

除此,流人在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建造房屋、建立商品贸易关系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的东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赫哲族和朝鲜族等。除朝鲜族之外,这些民族大多以游牧、渔猎和采集为生,在某些个别地区虽然也有农业,但耕作手段粗放,产量很低。如宁古塔地区的农耕,“一岁锄之, 犹荒也,再岁则熟,三、四 、五岁则腴,六、七岁则弃之而别锄矣。”流人到达之后,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方法,“汉人操作则不然,汉人之耕作分休闲、轮作二法。若砂碱地则用休闲法,每年耕作一分,休闲一分。至于轮作法,最为普遍,即高粱、谷子、黄豆之类,每三年轮作一次。”

清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游牧、渔猎和采集为生,或者追逐水草,居于穹庐之内;或者掘地为穴,居于地洞之中。康熙二年(1662年)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杨越看到这些,便教他们“砍木为屋,覆以其皮,且炕牖之。”使当地人有了固定的居所,可以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了。东北物产丰富,主要土特产有貂皮、人参、东珠、海东青和蘑菇等,然而当地人大多自采自用,不知买卖。据流放到宁古塔的吴兆骞说:“宁古塔自丁巳(1677年)后,商贩大集,南方珍货,十备六七,街市充溢,车骑照耀,绝非昔日陋劣光景。流人之善贾者,皆贩鬻参貂,累余千百,或有至千者。”可知宁古塔能够出现如此规模可观的贸易集市是与来到这里从事商品贸易活动的流人影响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