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极致的中国符号源自新宾

旗袍从部落服饰发展为全民时尚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新宾旗袍博物馆内的现代旗袍。

做现代旗袍用的各种丝线。

在旗袍博物馆参观的游客。

题·记

《中华旗袍》

1995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我省第一本有关旗袍的图书《中华旗袍》,此书的作者是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于金兰。于金兰说,接到出版《中华旗袍》的任务后,她找到同事、好友做模特,从沈阳旗袍厂借来衣服,特意到沈阳故宫等与清代有关的景点做背景拍摄。于金兰说:“我要把旗袍的服装美和模特的人物美协调起来,着意表现旗袍典雅、贤淑、大方、秀美的气质。”

有人说,“女人打开衣橱如果没有一件旗袍,那是一辈子的缺憾”。旗袍,始于清代“旗人之袍”,任凭数百年历史的荡涤却未使其湮没。如今既有着沧桑变幻的往昔,又经改良的现代旗袍,依然备受推崇,并发展为全民时尚。

而这一袅袅婷婷美到极致的中国符号,正是源自“旗袍故里”新宾,源自努尔哈赤八旗制度的建立,它随着满族人的脚步从新宾走向沈阳,走向北京,走向全中国,更走向了全世界。

起源于骑射民族的袍服

沿着历史的轨迹,探究旗袍的发展,从封建到开放,从拘束到自由,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韵味。清史学家、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将旗袍的发展脉络延展为满族入关前袍服、入关后清代旗袍、以民国旗袍和海派旗袍为主的改良旗袍、现代旗袍。

8月底,记者寻根溯源,从沈阳驱车前往160多公里外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中国·新宾旗袍博物馆就坐落在古城的文庙里。该博物馆9个展厅之一“新宾旗袍”的展厅里,还原了古代骑射狩猎民族的袍服,展现了入关前旗人的服装特点与样式。这个时期的袍服又瘦又长,圆领、紧袖、左衽,而且男女袍服款式、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在细微处略有差异。

“满族人的袍服瘦长,是为了抵御北方冬天寒冷的天气,紧贴在身上利于保暖。另外,与地处中原的汉人服饰中间开襟不同,袍服偏襟的设计也是体现了地域特点,能够护住胸口,避免灌风。”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服饰民俗,并从2005年开始主持了“满族服饰艺术研究”国家艺术规划项目课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地穿了一件自己设计的改良旗袍,典雅端庄而不失时尚。

“满族服饰材料的使用范围非常宽泛,从早期到清代后期有着巨大的转变。早期满族袍服的材质以皮革、棉麻为主,而且麻多于棉。”满懿说,满族的衣着服饰,在早期以吸纳女真人和蒙古族的服饰结构特点为主,同时,东北四季变化分明,各季服饰具有自己的特点。女真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生存地域气候苦寒,无法产桑蚕而产苎麻。满族入关后,百姓逐渐学会了植棉、纺纱、织布。

清入关后宫廷旗袍满汉融合

满族旗袍一直在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清代早期的宫廷旗袍仍然沿袭着新宾旗袍的特点。在清初订立的“十从十不从”政策里就有“男从女不从”一款,对汉族男子严格要求遵从服制,而对汉族的妇女则放宽可以保留自己的服饰,以衫裙为主,上衣下裳,或上衣下裙。“从那时候的老照片就能很容易分出来哪些是汉族妇女,哪些是满族八旗妇女,因为从服饰上就一目了然。”佟悦说,因此清代女装满、汉两种服饰形态并立,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到清代中后期的时候,女装呈现出满汉服饰文化相融合的特质。

从建立八旗到离开新宾、离开沈阳、走到北京,地域越来越往南,气候越来越热,原来的八旗服饰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北京皇权生活环境的需要,所以那个时候,旗袍就开始逐渐变化了,尤其是清末宫廷旗袍汉化特征越来越强烈,从服饰的图案、服装的造型都开始有了变化。外形变得宽松肥大,尤其女装,各种大挽袖、氅衣、刺绣。在清代鼎盛时期,宫中袍褂用料十分讲究,有各种的绸、缎、纱、罗、缂丝以及有孔雀羽毛、金线、穿珠的衣料。“这些做工精美的衣料,都是由宫中派人到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衙门监督生产的。”佟悦说,因曹雪芹祖上历代世袭江宁织造,《红楼梦》中就有大量服饰材料的描写,云绵、青缎、绫、纱罗、绸绉及缂丝等材料盛行于清代。

清代统治者格外重视服饰制度,尤其是宫廷服饰的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皇太极认为,“国家服饰之制,所以辨等威之民志,朝野各有遵守”。据满懿介绍,清代服饰在颜色、纹样、质地上都有着严密的等级区分,上从皇帝、后妃到王公、文武百官以及公主、福晋、命妇等,下至平民百姓,按照社会等级、身份地位、性别年龄、文武职务及着装时令场合等详细规定,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除了便服以外,都按规定绘制成图样,不得违制。

但是,当时东北民间的旗人妇女穿着依然沿袭新宾旗袍的特征,沿袭着原本的习俗,这是地域条件所决定的。满懿说,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

海派旗袍蔚为风潮

“‘旗袍’这两个字最早出现于民国初年。”佟悦介绍说,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改良旗袍、时装旗袍,才有了“旗袍”这一名称。

民国旗袍初期以传统的直身平面剪裁为主,并开始移入西方的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称为经典旗袍;之后引入了更多的西式服装元素,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使旗袍更加西化,也就是改良旗袍。

民国时期,旗袍进入了黄金时代。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均以旗袍为日常衣着。满懿说,因为旗袍可富贵,可淡雅,可风情,可素朴,完全看身穿旗袍的是什么样的人。这其中,以宋美龄为代表的上层女性能将旗袍穿出气场,以胡蝶为代表的电影明星能将旗袍穿出风情,知识女性穿一身素雅旗袍端庄典雅,而普通女学生穿着蓝布旗袍也不失朴素可爱。这一时期的旗袍在摆脱了旧时代束缚后,造型变得更美,式样更丰富,开始强调女性曲线之美。尽管服装结构大多还是平面的,但裁剪更为合体,领子变高,紧紧扣住颈部,腰部收窄,彰显身材,下摆变长,垂至脚面,穿着时亭亭玉立。而复杂精美的盘扣、四周镶嵌的花边装饰,使旗袍变得美轮美奂。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海派旗袍更加与西方交融,加入了大量西方装饰工艺,比如装饰加入珠宝翠玉、丝绒、羽毛,形制上大高领、大开叉、收腰身等特点鲜明,多为大胆追求解放、向往西方生活的演艺界等妇女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外国女子也效仿穿着。这也印证了中国各民族的兼容并包、相互融合,旗袍就是民族融合的见证之一。

现代旗袍成为中国符号之一

身着优雅旗袍的女子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赫图阿拉老城旁的古街区,有不下10家手工作坊,都是以定制手工旗袍和满族手工艺品为主。记者走进赫图阿拉满韵手工坊内看到,正有几伙北京人慕名而来量身定做手工旗袍。新宾满族自治县旗袍办主任池源解释说:“目前有很多北京的满族人都到新宾来做旗装,他们说这里是龙兴之地,有老家的感觉。”不仅如此,旗袍已经成为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很多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回到国内一定要去私人定制旗袍,就是为了在国外赴晚宴等重要场合穿上,体现民族气质与文化品位。

如今人们日常穿着的现代旗袍,更多地延续了民国旗袍的风格,又带有海派旗袍的特点,设计理念也更加创新不拘泥于陈旧。说起打造旗袍产业,满懿有着独道的见解:“发展旗袍产业,其实东北有更宽泛的适用性,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不仅可以做夏季的旗袍,春秋冬三季仍然可以设计制作各种款式的旗装。这需要一个引领和过渡的过程,比如把羽绒服做成旗袍的款式……”今日不同于昨日,日日更新,吸纳开扩的思想,充分体现在满族服饰当中,也充分体现在旗袍的文化当中。

打造旗袍经济

“旗袍不是流水线的产业,要体现个性化定制,体现文创,新宾现在做的是根祖文化。”

8月底在新宾采访时,记者听到当地学者这样阐述打造旗袍产业的意义。

发展旗袍产业,最终目的是丰富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的链条,让到新宾旅游的人,不仅仅是因为永陵、赫图阿拉老城等前清历史古迹,还要让满族传统文化也散发魅力,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来吸引人们,让大家深爱上这个地方。

2015年,新宾成立了旗袍办,由县政府直管。在深度挖掘旗袍文化和影响力的同时,组建了旗袍产业公司,并从基础做起,首先是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办培训班来培养地方的绣娘。

目前,新宾旗袍产业相关人员已经达到四五百人,而在三四年前只有二三十人。通过旗袍产业带动产业人员的致富之路,真正形成产业化的资本,培养大量的满绣绣娘成为产业工人、高级技工、大国工匠。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新宾的旗袍产业从业人员有望达到千人,产值达到5亿元。

目前,新宾旗袍小镇的产业规划已经完成,要将新宾县城与永陵古镇打造成满族文化特色镇域,整个景区街路、楼体装饰,体现满族特色、旗袍特色,建设了以旗袍为主题的旗袍博物馆、会展中心,未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进行市场规划整合,并定期进行旗袍新品发布。

从2015年举行的新宾旗袍文化论坛,到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举办的旗袍模特大赛等多项活动,新宾的旗袍文化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活计

荷包为主要服装配饰

满族荷包的发音是“发都”,是满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85岁高龄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城满族荷包传承人黄加祥老人,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荷包,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满族荷包的来历。

“满族最早为骑射民族,以渔猎为生,先人们外出打猎打鱼需要带一些干粮,就用鹿皮做成皮囊,在里面装上食物,平时挂在马身上,这种皮囊就是荷包最早的雏形。”黄加祥说,清代满族人入关后,日常不再需要常备干粮,荷包的实用性逐渐发生了转变,成为主要的服装配饰。当时晚辈见尊长时必须佩戴荷包,不然便被视为衣冠不整。另外,荷包作为皇上赏赐的物品,被达官贵族视为比金银财宝还要珍贵。荷包也是爱情信物。荷包的形状由最初最简单的口袋逐渐演变为元宝形、心形、宝葫芦形等。到了清末,满族男子除了佩戴荷包外,还会将扇套、怀表套、烟口袋等带在身上,这些统称为“活计”。

绣品

盘金绣与“四大名绣”同居天下

清史研究学者佟悦收集了大量的清代旗袍、荷包、枕头顶、帽带等实物。在这些满族服饰、荷包、枕头顶等呈现的刺绣作品上,可以看到大量使用补绣、打籽绣、绗绣、盘金绣等针法的绣品,从这种大量立体刺绣的方式中,能感受到满族先祖的遗风。满懿说,盘金绣在刺绣工艺上被称为“贴线绣”。实际上这也是原始装饰方式的一种演变,是适合在皮革材料上进行的装饰方法。将动物皮条用动物筋线固定在皮革上,形成立体花纹,既符合北方寒冷地区保暖的要求,又能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这种随材而出的工艺很自然地伴随着材料的变化而形成新的装饰风格。动物筋线变成了金银丝线,皮革材料变成了棉布与丝绸。这种绣法应用在宫廷袍服上的江水崖纹,基本上占据了袍服的半壁江山,成为满族服饰的代表性标志。盘金绣与蜀绣等“四大名绣”同居天下。

发型

两把头、大拉翅

清代满族女子婚前将头发梳成单辫,从订婚“过大礼”这天开始,姑娘每天要练习把长辫改成梳髻,俗称“打抓髻”,也叫“上头”。在嫁至婆家的当日或次日下地前,要将辫发改梳成挽髻。“汉族妇女的发髻在颈后,满族妇女的发髻梳到头顶,这是满族女性与汉族女性的标志性区别。” 满懿介绍说,满族妇女发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从影视剧中所看见的旗头“两把抓”和“大拉翅”。大拉翅原为蒙古语,意为雄鹰的翅膀,体现出蒙古族人对海东青的崇拜之心。梳大拉翅的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普通人家只在婚礼时才梳这种发式。

满族妇女的特殊发式也带来了扁方、簪钗、头花等独具特色的头饰。这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宽约4厘米、长达10至30厘米不等的银等材料制成的大扁方,贯于发髻之中,起到固定的作用。

习俗

一耳三钳

如果你刚刚追过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一定会记得第一集皇上选秀女时提到的“一耳三钳”的细节,剧中从婢女到嫔妃们“一耳三钳”的装扮,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族妇女注意耳饰,讲究“一耳戴三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个孔,戴上三只耳环。

据记载,乾隆曾在选秀女时说:“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

满懿介绍,“一耳多钳”是满族旧俗,并在满族妇女中延续很久,直到民国年间,在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仍可见到。到清代中后期,满汉习俗共融,满族妇女的耳饰也逐渐由多副变一副,变成“一耳一钳”了。

纹饰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满族服饰图案早晚期各不相同,早期图案图形简单,但满族人入关后服饰图案有不同程度的演变。满懿介绍说,清代服饰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代表图形是海水江崖、云水、蝶草、四君子、龙凤、暗八仙、八吉祥等。除了服饰衣襟,还经常在鞋面、荷包、枕头等物品上刺绣花草、龙凤等吉祥图案。特别是云纹、水纹图形变化丰富,结构严谨,极大发挥了云纹水纹图形的祥瑞征兆和山河一统的寓意特征,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风格。此外,在满族服饰中应用最普遍的纹样是蝶草纹,尤其是在皇家女性和贵族女性的服饰上,甚至是在男性服饰上也有。满懿说,蝴蝶与石榴都象征多子多孙,从图案组织上看,蝴蝶也比其他昆虫更适合满族服饰那种自由排列构成的图案风格。蝴蝶飞舞的形象自由多变,表现了满族妇女内心深处对先人游牧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