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方外圆 四塔对称 八门八关

盛京城的规划是独一无二的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汗王宫宫门。

题·记

重大项目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沈阳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对盛京城有独特的感情。他说:“沈阳在2000年前就是燕国管辖下的候城,又是清朝的陪都。可以说沈阳的地下世界埋藏的是悠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关注起文物保护工作,让我们有更多渠道去了解这座美丽的盛京城。”

沈阳,北方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另一个名字似乎更加让人神往,是的,那就是盛京。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开创的都城,盛京城继承了满族建都筑城的文化特色,也汲取了汉族都城建设的思想,同时还深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城中之城,内方外圆,四塔八门,可以说盛京城的规划,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实例上是独一无二的。

定都

从明代一座边城到后金都城,再到最终成为清代第一座都城,盛京城可谓历尽波折。

“努尔哈赤最开始并没有选择在沈阳定都。”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告诉记者,“夺取辽阳后,努尔哈赤决定迁都辽阳。由于辽阳城年久失修,加之汉人反叛不断,因此努尔哈赤在太子河北岸修了新都城,也就是东京城。城还没完全建好努尔哈赤就率众搬了进去,不过很快,努尔哈赤又决定迁都沈阳。”赵晓刚表示,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除了因为沈阳的地理位置外,更多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决定的。

“作为明代东北地区统治中心,当时辽阳城里汉人很多,努尔哈赤的军队遇到激烈抵抗,而且当时后金东有朝鲜,北有蒙古,都对努尔哈赤构成极大威胁。从战略地位考虑,沈阳优于辽阳,且距赫图阿拉又很近,当时沈阳城内汉人也很少,便于管理。进可攻,退可守,于是努尔哈赤最终决定迁都沈阳。”

赵晓刚说,沈阳作为后金国都是从1625年三月初四开始的,这个日期很值得“纪念”,因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给这座城市带来空前变化。“在迁都之前,沈阳只是一座普通的军事城堡,因为努尔哈赤的迁都才成就了后来的盛京城。”赵晓刚说。

改造

将盛京城打造成独特都城的是皇太极。“皇太极即位后不久就开始重新规划改造沈阳城。”赵晓刚说。

关于盛京八门,有说是皇太极将沈阳城的四门改为了八门,也有说是努尔哈赤改造,但不管怎样,八门的建设让沈阳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原本的十字街变成了井字街九区,城内原居民迁到城外。初期因为努尔哈赤宫室位于明代北门之内,所以明代南北大街还是通的。这条主要大街名曰通天,现在沈阳这条街南部仍然叫通天街,可能也始于此。”赵晓刚说,皇太极还修补加高了城墙,护城河也由明代两道改为一道,并兴建了钟楼、鼓楼、堂子以及太庙等礼制建筑。这次改造可谓意义重大,“满族是山地民族,都城几乎都修在山上,而沈阳是平地城,皇太极的这次改造,既遵循了中国传统都城的规制,也沿袭了本民族的固有习俗,二者巧妙结合,使得盛京城成为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赵晓刚说。完成改造后不久,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

内方外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改建的盛京城为砖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长九里三百三十二步。康熙十九年在盛京城外修筑关墙,史料记载,“关墙用土夯筑,近似圆形,高七尺五寸”,此外边墙还新设八个“边门”。这八个“边门”与盛京方城八门是相对的。

“内城为方形砖城,外城为圆形土城。盛京城内城与外城形成内方外圆之势。”赵晓刚表示,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盛京城又有“内方外圆,天地定位”的说法。不过,赵晓刚认为盛京应该还有三重城,因为当时有大量人口进入盛京,已经大大超过方城承受范围,而且自古以来中国都城都是三重城圈。而且赫图阿拉也是三重城。

根据研究,从大体规制来看,盛京城城方廓圆、城内廓外,二者中心点又重叠于城中心的皇宫。整座城池坐北朝南,中轴对称,这种内方外圆、对称四塔,八门八关间以放射状街道相连的城市形态,堪称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最后范例和完美布局,中国唯一、也是世界罕见。

四塔四寺

赵晓刚告诉记者,盛京城在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康熙三个时期的大规模建造后,不仅承袭了很多满族、汉族建设都城的规划思想,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他说:“盛京城四面的四个塔寺,就完全采用了藏传佛教塔寺的样式。”

皇太极在沈阳郊区先后修建了实胜寺和四塔四寺。据赵晓刚介绍,皇太极敕建的盛京护国四塔寺,都是有“内涵”的。“四座寺庙形状,体量,建筑材料大致相同。分别建在盛京城外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形成一个圆环,将皇城乃至皇宫环绕在其中。”赵晓刚说,这样修建的寓意是保护盛京“国无祲灾”“五福斯来”。

历经数代帝王的修缮之后,盛京城阙逐渐形成了内方外圆、四寺四塔、八门八关的完整格局。

多元文化

在沈阳故宫的西侧,有一座很小很小的庙宇叫中心庙。那就是盛京城的中心。加上钟鼓楼,四座塔……这些建筑的数字联系起来,就有了一种说法:盛京城其实很像一座八卦城。

赵晓刚说,这种说法自民国开始形成,“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像两仪,四塔是四象,八门像八卦,郭圆像天,城方为地。角楼和敌楼各三层共三十六像天罡,内池七十二像地煞,角楼,敌楼共十二像四季,城门,瓮城各三像二十四气。”不过赵晓刚认为,这种说法更像后人的附会,而不是皇太极修建盛京城的思想。

“盛京城除了规制独特,其历史意义也相当深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凤云说。

“在16世纪女真族进入中原后,传统渔猎经济开始发生变化,农耕开始逐渐介入。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形成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体制。而皇太极大量接受汉人建议,包括清代官制都基本承袭明朝。包括盛京城的建设更是积极吸纳了汉、蒙、藏等民族的优秀文化,盛京城的独特意义就在于让更多其他民族文化逐渐融入了汉人文化圈。”刘凤云说。

盛京城考古

随着大众对清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盛京城的历史也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正式立项。课题组在沈阳汗王宫遗址、盛京德盛门瓮城遗址、盛京通天街遗址、沈阳清昭陵妃园寝遗址等处的发掘基础上,整理完成了考古发掘报告,同时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课题组还结合古今舆图资料与现代科技手段,对沈阳现存的清代宫殿、衙署、寺庙及墓葬进行了系统性调查。课题组还将全面收集和整理盛京城的相关历史和考古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

刘凤云说:“对于盛京城的研究,其实一直在继续。‘盛京城考古’是新提出的一个概念。对于考古学来说,因为距离时间比较近,清代一直不被认为是‘古’,‘盛京城考古’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中国考古学的范围,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刘凤云表示,因为盛京城内很多清代遗迹附近都已经是居民区,考古发掘工作很难开展,这也是很遗憾的事情。

“过去很多研究都只是把盛京作为地方史研究,过于碎片化。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对于盛京城的研究应该重新开始。”刘凤云说,应该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全新的“盛京文化”体系,“我们需要置身于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学术视野来研究盛京城,从一个大的盛京城视角来研究这段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也认为,国内对盛京城的研究较为全面但并不精细,盛京城研究的很多问题也都值得仔细分析。“可以说,无论是从大的方面的宏观分析和理论构建,还是从小的方面的精细分析和案例研究,盛京城研究都可能产生更多成为学术经典的研究成果。”

链接

LIAN

JIE

汗王宫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于浑河岸边的叆鸡堡(今于洪区翟家街道大挨金村),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年的时光。而在此前他住在什么地方,清代史料中未有明确记载。

随着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的一张标号为“舆字225号”的满文《盛京城阙图》的出现,这个谜团最后被解开,在图正中最北端的一个院落赫然以满文标注着“太祖居住之宫”。原来,努尔哈赤当年就住在沈阳城北部,北面紧邻明代沈阳城北门、南面正对通天街的位置。

2012年沈阳北中街路北地块整体拆迁,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地发掘出一座明末清初建筑遗址,而从遗址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层位关系以及出土遗物的年代看,都与《盛京城阙图》中的“汗王宫”相吻合。而这一考古发现还入选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赵晓刚当时也参与了挖掘工作,他告诉记者,汗王宫为满族典型的两进院高台式建筑,南面有围墙,墙的中央位置是正门,有6个柱础石,撑起一个门房。前院比较平,北面高台建筑还是二进院,汗王宫就建在高台之上。值得一提的是,汗王宫的砖大部分使用的是明代的砖,没有为汗王宫专门烧制的砖,可见当时修建汗王宫着实有些“寒酸”,“这也是因为当时建汗王宫比较仓促,而且清初的经济实力较弱,所以连砖都是从四面八方弄来的。”赵晓刚说。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42

盛京

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修建皇宫。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留都。

解读

JIE

DU

遗址现状

东城墙:位于今东顺城街西侧,长1270米。

内治门(小东门)及其瓮城:遗址位于今东顺城街与中街路交叉路口,已拆除。

抚近门(大东门)及其瓮城:遗址位于今东顺城街与沈阳路交叉路口,已拆除,现存的城门及其明楼建筑为1998年在原址基础上复建。

南城墙:位于今南顺城路北侧,长1280米。

德盛门及其瓮城:遗址位于今南顺城路与朝阳街——大南街交叉路口,已被拆除。2007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德盛门瓮城遗址,并在原址保护展示。

天佑门及其瓮城:遗址位于今南顺城路与正阳街——小南街交叉路口,已被拆除。

西城墙:位于今西顺城街东侧,长1270米。

怀远门(大西门)及其瓮城:遗址位于今西顺城街与沈阳路交叉路口,早年被拆除,现存的城门及其明楼建筑为1994年在原址基础上复建。

外攘门(小西门)及其瓮城:遗址在今西顺城街与中街路交叉路口,已被拆除。

北城墙:位于今北顺城路南侧,长1280米。

地载门(小北门)及其瓮城:建筑位于今北顺城路与正阳街—小北街交叉路口,已被拆除。

福胜门(大北门)及其瓮城:建筑在今北顺城路与朝阳街——大北街交叉路口,已被拆除。

九门:遗址在北城墙中段,今白塔小学南,1959年进行了发掘,1977年被拆除。

内城墙西北角楼:位于西顺城街与北顺城路交叉路口东南侧,新中国成立后,随城墙一起被拆除,2000年在原址复建,为三檐歇山顶结构,高12.3米。除角楼外,还复原了与角楼相连的西、北城墙及其女墙和垛口各一小段。复建之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盛京城西北角楼遗址进行了发掘,厘清了清代城墙与明代城墙的关系及角楼的砌筑方法等问题,为按历史原貌修复角楼提供了可靠依据。

外城城墙:位于今沈阳老城区外缘,东至万泉公园和新开河左岸一线,南至万柳塘公园和青年公园一线,西至青年大街和惠工街一线,北至惠工广场环岛和新开河左岸一线。城墙及其城门大部分被城市街路覆盖,少部分被城市建筑和公园覆盖。

东面城墙:北迄今新开河沈吉铁路桥,南至万柳塘公园西端的南运河。从北向南分别被今东边城街、万泉公园、先农坛路、万柳塘公园覆盖。东面城墙原有2处水栅,均无存。北面水栅位于今万泉公园东北、小河沿路南,南面水栅位于今万柳塘公园西北、东滨河路东。东面城墙设2座城门,间距约900米,遗址早已湮没。

南面城墙:东迄今万柳塘公园西端的南运河,西至今奉天街、风雨坛街和南关路交叉路口。从东向西分别被住宅小区、南关路覆盖。南面城墙设2座城门,间距约600米,遗址早已湮没。

西面城墙:南迄今奉天街、风雨坛街和南关路交叉路口,北至惠工广场。从南向北分别被今顺通路、青年大街、市府广场、惠工街南段、惠工广场覆盖。西面城墙设2座城门,间距约1200米,遗址早已湮没。

北面城墙:西迄惠工广场,东至今沈吉铁路新开河大桥。从西向东分别被今惠工街北段、联合路、大东广场、北边城路覆盖。北面城墙设2座边门,间距约1600米,遗址早已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