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之大文豪” 陈天华与他的《警世钟》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16日

据新华社长沙11月15日电(记者谢樱) 他胸怀改变国弱民难之志,笔锋犀利,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等书,倡导反帝爱国斗争。他铁骨铮铮,以投海自尽方式报效祖国,期冀唤醒民众意识。他就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先驱者之一——陈天华。

陈天华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曾辍学在乡间做小贩,喜爱小说唱词,常仿其文体作通俗小说或山歌小调,后入资江书院学习。

1903年4月,沙俄无理违背《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拒不实行第二期撤兵,制造借口,派兵前往安东,重新占领营口,并向清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企图实现其永远霸占东北三省的野心。陈天华积极投入这场挽救祖国危亡的斗争。他加入了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后回国准备策动武装起义。

为了警醒世人,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部浅近通俗的宣传作品。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这两本书均在1903年出版,当即风靡中国,尤其在长江沿岸各省最为流行。宋教仁曾在日记中记录:“倒卧于席上,仰天歌《猛回头》曲,一时百感交集,歌已,不觉凄然泪下,几失声。”

1904年2月,陈天华同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在长沙创立了华兴会,积极参加谋划反清起义。事泄失败后,他逃亡日本。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来到日本东京,提出了联合革命力量,建立全国性革命团体的主张。处于苦闷中的陈天华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便怀着极大的热情,积极响应。8月正式成立了同盟会,陈天华不仅是主要发起人之一,而且是重要文件的主要起草人。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风潮的发展一日千里,日本成为革命党人在海外的重要活动中心。清政府极为惶恐,要求日本政府驱逐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党人,于是日本政府颁布了“清朝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对此非常愤慨,八千多人群起抗议。

日本部分报刊对中国留学生的正义行为进行冷嘲热讽,《朝日新闻》甚至以“放纵卑劣”的语言进行攻击。对此,陈天华义愤填膺,他主张全体留学生立即回国,以维护中国人的尊严。

鉴于留学生意见不一,为使大家“去绝非行,共讲爱国”,陈天华决心以自己的生命来激励大家的爱国热情和革命决心。他写了一篇长达三千多字的《绝命书》和致留日学生总会诸干事的短信后,于1905年12月8日凌晨,投日本东京大森海湾壮烈殉国,时年31岁。

陈天华投海的第二天,人们将他的遗体运回横滨。留日学生自动云集会馆,即日举行追悼大会。人人悲愤填膺,有的甚至愿与陈天华同死。陈天华所写的《绝命书》,由一人宣读,数百听众听着听着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