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刚报道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恒力石化公司反映关键设备运输滞后和天然气管线配套建设滞后影响投料试产的问题,大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市政府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推进该项目,协调各相关单位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一批设备不到10天就抵达项目现场,创出了服务项目的“恒力速度”。这是大连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事例。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两先区”建设的重要战略,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在政策环境、创新环境、金融环境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改革,先后出台了20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意见、26条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政策意见和66条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增加税收的重要来源、促进创新的重要主体、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大连市民营市场主体已突破67万户。从经济贡献率看,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各县(市)区财政收入85%以上由民营经济创造。从科技贡献率看,全市80%以上的科技企业是民营企业。从就业看,民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5%以上。从企业家队伍看,一大批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在今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大连有4家企业入围,进入前20位的有2家,其中大商集团列第10位,万达集团列第17位。
通过“放管服”改革,大连市政务环境焕然一新。在全省率先公布3031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职权项目精简46.7%,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新增民营企业2.19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57万户。通过收费清理改革,全市保留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只有9项。通过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半年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达357亿元。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创业创新环境全面优化。上半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217项,成交金额31.1亿元,完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40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9件;195家企业通过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1252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6户民营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户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累计建立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市备案众创空间62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1家,累计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29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2个,其中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6个。
通过举办融资电视专项行动,推动银企合作,金融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各类银企对接活动19次,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23亿元。通过引导企业多渠道融资,上半年,30家企业在“四板”市场成功挂牌,“四板”市场挂牌企业已突破400家,上市公司累计达28家。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成立小微和科技类专业服务团队达到400余个,推出了中小微融资专属产品200余种。上半年,全市银行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494.55亿元,比年初增加43.63亿元,增长0.8%。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64.74亿元。
通过实施企业博士后人才集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人才环境更加优越。上半年,全市共免费培训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专业技术人才8900余名;开展2018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工作,21名民营企业家被确定为拟推荐人选。通过落实高技能人才新政,现已认定市级领军人才2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