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会举办培训班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16日

本报讯 记者黄岩报道 为保障北京2022年短道速滑项目竞赛组织工作有序进行,提升中国短道项目裁判员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为承办国际短道速滑赛事储备专业人才,北京冬奥组委会同中国滑冰协会于11月13日至15日在哈尔滨举办了北京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国内技术官员第一期培训班。

所谓国内技术官员,就是由北京奥组委选派的裁判人员,将配合国际滑联指派的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发令员等主要岗位裁判员共同工作。据奥组委体育部短道项目负责人申鸰介绍,按照规定和要求,只有国家级及以上级别的裁判员才有资格参加本次培训、考试,包括4名最高级别的国际滑联级裁判和20名国际级裁判,共有104人,培训人员规格之高、参加人数之多,在中国短道项目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次培训考试只是第一次,北京冬奥组委将通过严格的多次考试和考核,最后选拔出13个岗位43名裁判员参与北京冬奥会短道项目的执法工作。

我国冰雪运动项目专家、负责中国滑冰协会裁判培训工作的王石安教授告诉记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冰雪运动百年不遇的发展机会,对短道项目、短道裁判员的培训工作来说,同样如此。现在,我国仅有国家级裁判员58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滑冰协会高度重视短道裁判的培训工作,今年经过对4区、3地462名裁判员的培训、认证之后,各个地方推荐的103名一级裁判员参加了晋升国家级裁判的考试,最后有34人成功晋升为短道国家级裁判员,也都参与到这次培训考试中来。

这次培训中,国内知名短道裁判申鸰、王石安、曲励、徐迅、边维华都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讲座。这些专家告诉记者,这次培训首先肯定是奥组委和中国滑冰协会为2022冬奥会选拔裁判员队伍,但更有为中国短道项目未来发展助力的深层次思考。经过严格培训的国家级裁判员将肩负起中国滑冰协会组织的不同类型竞赛的组织工作重任,在新时代、新周期,通过竞赛的引导对短道项目的推动、发展,裁判员的作用举足轻重;此外推动三亿人上冰雪、短道项目进校园等活动也有了人才积淀,使短道项目规范、安全、有序开展有了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