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扩大香螺底播规模促增收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13日

本报讯 记者王荣琦报道 日前,獐子岛集团在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进行了规模化香螺底播增殖生产,一枚枚香螺苗种将经过3年的自然成长期后,再进行采捕收获。此举表明獐子岛集团在规划压缩虾夷扇贝底播区面积的同时,正在扩大香螺品种的增殖规模,从而促进海洋牧场多品种可持续发展。

北纬39°獐子岛海域出产的海螺被称之为香螺,是长海县獐子岛海域本地品种,以其特有的品质,在市场上价格高于同类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鉴于市场需求前景,獐子岛集团多年前就开始对香螺进行人工繁育研究,针对香螺特性制定了相应的底播标准和增殖策略,并在近几年持续进行了适量增殖生产。通过“海洋资源养护为主,育苗底播为辅”的生态养殖模式,平衡生态系统,提高獐子岛海域的香螺产量。

在采捕过程中,獐子岛集团对香螺的规格也严格把关,规定只采捕8.5厘米以上的香螺,实现科学有序采捕,确保市场供给产品品质。在今年的香螺采捕中,生产单位还创新模式,利用采捕生产附带的小红蟹当作饵料进行香螺笼钓生产,而不再从外部购买钓饵,此举在稳定香螺产量的同时,明显节省了成本。依据9月份香螺产量测算,当月就节省饵料成本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