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辽宁全面振兴的领头羊

——大连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12日

大连恒力炼化项目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孙鹏伟  摄

大型集装箱船停靠在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 臧永亮  摄

本报记者  王  刚

核心提示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GDP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超过10%,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9.6%,已经形成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这份成绩单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大连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率领全市人民,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大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水平建设大连“两先区”;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勇当辽宁全面振兴的领头羊;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砥砺奋进,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释放出强劲动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出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添了振兴活力。

优化环境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谁砸大连招牌,就砸谁的饭碗”, 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前三季度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精简26.9%。

营商环境是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大连市全面对标上海,接轨国际,以世界营商环境前30名为目标,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

“谁砸大连招牌,就砸谁的饭碗”。企业生存环境好不好,干部作风是关键。在狠抓干部作风的过程中,大连市动真碰硬,强化执纪问责,决不姑息迁就。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3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组织处理2人。

坐在办公室里听到的全是问题,到了现场就全是解决办法。到基层去了解问题,到一线去推动工作,大连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重大决策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大兴真抓实干之风。

9月6日,大连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推进会。当天,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各县(市)区、开放先导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对全市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和讲评。整个项目讲评会求真务实,富有成效,达到了摸清底数、比学赶超、推动项目建设的效果。

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全市干部作风为之一变。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全市上下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把涉企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便民服务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大连市制定《关于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先后两批向金普新区、高新园区赋权,进一步释放先导区改革发展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记从“26证合一”调整到“32证合一”。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按照改革后的审批方式累计发放各类许可证7181件,同比增长19.5%。开通全区域、全类型、全环节的企业网上登记系统。

强化放管结合,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进构建主体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监管新格局。优化政府服务,编制《大连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行政审批事项精简26.9%,减少申请材料42.6%。出台《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首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的行政审批事项160项。以 “纠四风”“办事难”等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推出“政务服务三公开”“双休日便民服务”“窗口单位领导带班”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大连市不断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57万户,同比增长11.16%。

大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前三季度全市共开(复)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65个,完成投资1368.3亿元,增长13.7%;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1.2亿元,增长10.4%。

今年以来,大连市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转型、抓后劲”理念,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支撑有力,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为建设“两先区”积蓄了强大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共开(复)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65个,完成投资1368.3亿元,增长13.7%;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1.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省外实际到位资金929.1亿元,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7.79%。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企业发展需求和百姓生活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前三季度,大连地铁5号线工程、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工程等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169个,完成投资额220.5亿元;全市基础设施项目323个,总投资额232.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产业投资不断增强。生产领域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推动产业结构稳步升级。前三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4.1亿元,同比增长51.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有助于提升产业层级和城市品质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入运营,优质产能不断扩大。

目前,大连市以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精细化工园区为龙头的石化上下游产业链已完成布局,正在加快建设;以英特尔项目二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化体系正在形成;以红沿河核电二期、海上风电场、储能及相应的配套装备制造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以科技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9.6%,达到683亿元;

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6.3%,达18件。

全市经济之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9.6%,达到683亿元;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6.3%,达18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聚焦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大连市在未来型、先导型领域进行产业链式精准布局,同时加快引进高端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研究制定了70多项实施办法与管理细则,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正在传统产业生根发芽。工业褪去“黑色素”,产业奔向“绿时代”。新动力——“绿色”引擎在大连重工启动。大连重工按世界最高环保标准研制的7米焦炉机械,开创了新一代焦炉机械绿色智能制造的新纪元。该公司研发的世界首套折返式三车翻车机,在煤场一天卸10列火车很轻松,且没有噪声和粉尘。

科技创新正在新兴产业全面开花。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立足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已走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前沿。松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华为软件开发云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

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比上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比分别增长23%、29.3%和30.1%,中高端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融入“一带一路”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405亿元,同比增长9.6%;

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7.79%。

今年以来,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大连市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已经形成制度创新事项134项、创新案例40个,一批具有大连特色的制度创新在全国、全省推广。继上海自贸试验区后,大连片区已成为我国第二个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的自贸试验区。经第三方评估认为,大连片区已初步建成开放度较高、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和法治环境规范的自贸园区。

为提升利用外资竞争力,大连市出台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利用外资支持力度最大的激励政策。新制定的《大连市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加大对外商投资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吸引力度、降低营商成本、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推动大连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多措并举推动进出口贸易。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405亿元,同比增长9.6%;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65家,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

深化沪连对口合作,成功举办“2018沪连经贸合作上海·大连周”、沪连对口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签署两市对口合作协议和10对区(市、县)结对合作协议,全面推动与上海对口合作向深度迈进。

加快航运中心建设,积极配合省政府加快实施辽宁港口整合,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港口整合协议,太平湾项目成功纳入港口整合盘子,进一步明确将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核心枢纽港的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