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四十载 昂首阔步新征程

——写在太子河区建区40周年之际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08日

太子河区建区40周年文艺演出现场。               李  妍  摄

沙岭镇水稻收割机作业现场。史  勇  摄

远眺太子河区。           孙  旭  摄

本报记者  严佩鑫

核心提示

40年沧桑巨变,40年春华秋实。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太子河区从建区伊始“重农、兴农”的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到“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并举”的城郊区,又到“工业立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争创全省同类县区先进水平,再到“工业强区、服务业富区、城乡协同发展”,建设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型城区。

40年风霜雪雨,40年初心不改。太子河人披荆斩棘、励精图治、昂首阔步,不断收获发展硕果: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已是1979年的108倍和170多倍;引进外资(合资)企业30家,年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环境改善日新月异,沥青路通达51个行政村的每条巷道;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日益提升。

向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区目标迈进

位于太子河区的辽阳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辽阳市第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6年来,开发区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园区承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焕发出服务发展、共创未来的独特魅力。

辽阳经济开发区作为辽宁省第二批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主动承接沈阳经济区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基础雄厚,综合优势明显,现有工业企业16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家,成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工业经济节点。

多年来,辽阳经济开发区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最为核心的工作,落实包保责任,强化项目服务。近5年来,开发区共安排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余项,总投资110多亿元。忠相铝业、兴启电工、金星内饰、德国施耐德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以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名,吸引了各地客商考察学习,投资建厂。

辽阳经济开发区把打造园区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BT、BOT等多种投资方式为辅,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八通一平”。坚持实施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和行政效能。兴启电工、华腾大搪、施耐德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引领着全区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坚持高效服务吸引客商,服务企业。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项目推进局,实行并联审批制、领导包扶制、包扶秘书制;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便利化服务;率先成立了科学技术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目前,开发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17家,先后有36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创新农业绘制锦绣画卷

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晃动、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开心的笑容洋溢在农民脸上……金秋十月,太子河区乡村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丰饶美丽。

发展功能农业,建设稻米小镇。2018年,太子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沙岭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富硒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667公顷”的目标。太子河区对沙岭镇洪茂种植家庭农场的水稻进行了富硒富锌试验,生产出来的富硒香米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每千克稻米含硒量达到180至210微克,比国家标准每千克含硒量22.3微克提高8至9.4倍。不久前,辽宁省功能农业专业委员会授牌“沙岭镇功能稻米小镇”。

推行“互联网+定制农业”,实现精准对接。新年刚过,王家镇尤户屯村推出了“互联网+定制农业”,让市民与家庭农场精准对接。现已定制笨养生猪16头、原生态水稻1.23公顷,正在扩大定制人群。农场在水稻定制田和笨猪定制圈安装无线网络摄像头,定制者下载手机终端,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能看到定制水稻田里的各种农事活动、水稻长势和生猪喂养过程、长势情况,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准对接。

农业项目与休闲旅游融合打造全产业链。金秋时节,洪茂种植家庭农场里的稻田画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在栈道上、稻田里留影,拍照后去品鉴富硒香米。据农场场长杨景仕介绍,农场已接待辽阳、鞍山、沈阳等地游客万余人。

在东宁卫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辽阳三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133.3公顷创意农业旅游观光园特色项目,有耕作体验、DIY手工作坊、特色餐饮、主题婚庆、垂钓、户外游乐等,吸引了众多辽阳及周边百姓前来休闲放松,享受田园生活。

建立救助体系守护民生底线

长期以来,太子河区始终以“想民、为民、帮民、助民”为出发点,建立起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为基础,医疗救助、就学援助、临时救助、取暖救助等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家庭有房住、贫困群众得温饱、优抚政策全落实、养老就医有保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太子河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于1996年,保障标准、保障规模、保障资金得到大幅度提高。保障对象由不足200人扩大到现在的6676人,保障资金由每年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200万元。

近年来,太子河区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边缘对象的“一站式”医疗救助制度。全区城乡医疗救助每年救助近1.2万人次,救助资金480余万元。建立取暖救助制度,年救助金额230余万元。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年救助资金近150万元。建立良性的慈善帮扶体系,每年募捐款物合计约120万元,慈善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太子河区还改变传统的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供养体制,集中兴建区域性的高标准农村敬老院,全面提高农村特困供养的水平。占地1公顷的太子河区敬老院是政府重要民生工程,建筑总面积6500平方米,可容纳养员150人入住,院内设有多功能活动室、餐厅、浴池、值班室、医护室等配套设施。

太子河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每年为3100多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164万元。全面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近400名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年发放资金35万元。

现代服务业 为发展注入活力

近年来,太子河区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旅游业、繁荣商贸流通产业,现代服务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提升市场建设水平,形成集聚效应。目前,太子河区已形成集汽车销售、维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贸区,繁荣路、振兴路一带集聚23家汽车4S店。汽车销售产业已成为太子河区商品零售业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现代物流水平。太子河区开展创新创业商务和流动资产贷款等申报推荐工作,全力做好服务协调工作;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依托重点企业完善配送及综合网络。目前,太子河区已引进辽阳第地嘉、金忠昌信等重点物流企业,规划建设辽阳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大力发展会展业,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太子河区积极组织协调冶金粉末项目、宁峰木业扩能项目、金中昌信二期项目等5家企业申报省现代商务发展直投资金。同时,鼓励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努力改变本地小微企业委托外埠外贸公司出口局面,促进外贸进出口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时代推进东北振兴的六方面要求,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描绘了新蓝图,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

“我们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发挥优势,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走好太子河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四个辽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太子河区委书记张春阳如是说。

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相信在太子河区上下的勠力同心、扎实苦干下,一定能建成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新型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