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辽河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已发展壮大为可向全球输送稠油开采技术的绿色大油田。
张 蔓 张 涛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核心 提示
春风解冻冰河,暖阳复苏万物。40年前,改革开放让中国变革力量如春潮涌动,使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辽河石油人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4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源源不断地把“工业血液”输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动脉”中,谱写出了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光辉篇章。
40年锐意进取 不负使命,以非凡业绩诠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40年前,辽河油田所在地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盐碱地;40年后,它已发展壮大为一个可以向全球输送稠油开采技术的绿色大油田。
改革开放,让辽河油田焕发出无限活力——物资供应越来越丰富,勘探开发设备越来越先进,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同国家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一样,辽河油田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86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三大油田;1995年,更是创下了年产原油1552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依靠不断创新,辽河油田在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骄人业绩。
40年间,辽河人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把握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要求、新走向,不断更新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从开始探索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内部市场、业务分类专业化管理等市场化管理体系,到抓好主体产业,积极探索以油气为主,多种经营、多元开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持续对产业结构、组织机构、队伍机构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现代化经营。
改革开放,让封闭的辽河盆地向世界敞开了怀抱。为攻克稠油技术,辽河人踏上了异国国土,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设备也走进了辽河盆地。几十年来,通过积极与世界先进的油田开发理念、技术对接,辽河油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系列,其中SAGD技术预测至少可为辽河油田“增寿”25年;“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理论,在“禁区”收获了亿吨级探明储量、百万吨级产能目标。从“请进来、走出去”,到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标志着辽河油田技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锤炼中有了大幅度提高。
40年锐意进取,辽河油田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对改革开放做出了回应。因改革开放而兴的辽河油田,始终不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责任和担当,用汩汩流淌的“黑金”反哺国家改革开放大业和现代化建设。40年来,辽河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生产天然气800多亿立方米,上缴税费总额2000多亿元。这些数据就像一个个强劲的音符,寄托着改革开放道路上祖国对国企的殷切期望,汇聚着辽河人对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乐章。
40年风雨兼程 淬火成钢,稳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发展——这是40年辽河油田最强劲的声音。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辽河油田历届领导班子带领辽河人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改革开放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精细管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推动发展,建设了一个“经得起各种风浪,抵御住各种考验”的辽河油田。
改革开放初期,辽河人回应时代召唤,加快建设大油田,在芦苇荡中安营扎寨,在沼泽地里人拉肩扛,在风雪洪涝中流血流汗,在盐碱地上挺起了中国石油的脊梁。辽河人在提高油气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探索按经济规律办事,从实行经济责任制到逐步建立内部市场机制,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过渡,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与改革,促进了生产建设发展。辽河油田将越来越多的油气输送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四面八方,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辽河油田经受了国际经济危机骤变的严酷洗礼以及更为严峻的市场形势和重组改制、分开分立等历史性转折。辽河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确定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勇于探索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创新管理、法人经营和利益分配等机制,上市“中石油第一股”;调整队伍结构,实施内部模拟市场,实施工程总承包等手段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探索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市场油价动荡,原油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辽河油田承受着严峻的生存发展考验。大考面前,辽河人始终如一坚持千万吨稳产不动摇,矢志不渝坚定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走出辽河寻求新发展,从瘦身塑体精简机构到“双千双亿”全员挖潜,从优化布局破解结构性矛盾到激发基层活力推动管理升级,辽河油田抗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淬火成钢,经受市场洗礼的辽河油田迎来了发展新起点,上市业务开启赢利模式,未上市业务近十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呈现出强大的持续发展动能。
40年与时俱进 点燃激情,奋斗目标契合改革开放的时代方向
历经40年奋斗,几代辽河人在石油精神感召下,创造出一个绚丽斑斓、充满生机的新时代。
40年前,对许多辽河人来说,出国还是件稀罕事儿。40年间,辽河人不仅“走出去”学习国外有益经验、技术和观念,还以更加自信、更加进步的姿态,带着辽河技术走出了辽河、走向了世界。目前,辽河油田作为国际上一支重要的稠油技术力量,创效触角已伸向了全世界,已先后为中亚、南美及亚太15个油田提供技术支持。仅2016年,就实现全年海外市场开发新增合同额7.6亿元、收入1.8亿元。
今年49岁的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孙洪军感慨地说:“改革开放让辽河稠油开采技术经历了‘走出去、请进来、再创造’过程,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如今加拿大、印尼等石油公司开始到辽河‘取经’,辽河技术已经大步走出国门创效。”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40年来,改革开放像一面旗帜迎风飘扬,激荡起辽河人的创造激情。辽河油田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改革创新的技术能手,近年来闻名业内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束滨霞,国家级技能大师、辽宁省工匠李桂库,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王冲等,都是辽河人敢于追赶社会潮流,继承发扬石油精神,走上改革创新之路的典范。
群众性节约挖潜活动中“金点子”层出不穷;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主题紧跟时代步伐;美丽和谐矿区建设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加大……40年来,一项项泽被民生的举措,在给地方经济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为广大干部职工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辽河人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40年后再出发 不忘初心,以开拓创新的风貌踏上新征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辽河油田站在了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
面对新的历史方位,辽河油田展现的不仅是稳产千万吨的能力,更是辽河人对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是辽河人为祖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情怀,是辽河人历经40年闯关破隘锤炼出的发展能力、水平和精神风貌。
如今,辽河油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企业发展正处于奋力闯关期,但辽河人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不变。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企的独特政治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开发高品质油气资源,实现高质量千万吨稳产,坚守住资源型企业的生命线;牢牢把握质量效益这个根本要求,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增效、外闯市场、安全环保等一系列工作,坚守住国有大型企业的效益线;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个驱动力,尽快破解与高质量发展不适应的各种障碍,让深化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企业和职工,坚守住和谐辽河的幸福线。
改革开放成就非凡,征途未有穷期。今天,辽河油田高质量发展已经迈上新征程,奋战在石油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创一个辉煌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