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家庭博物馆成就两代蝴蝶梦

辽宁日报 2018年10月31日

黎薇在给小学生讲解蛾蝶知识。(采访对象供图)

黎薇与父母在蛾蝶博物馆内合影。本报记者 曲 宏  摄

本报记者 曲 宏

核心提示

71岁的黎明退休前一直从事与蛾蝶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退休后,在老伴儿的支持下,他和女儿黎薇一起花了十多年时间,采集蛾蝶标本3万多个,自筹资金20万元,办起了一座家庭蛾蝶博物馆,并到各地公益展览,广泛传播蛾蝶文化。父女俩还传承满族传统技艺,制作蝴蝶贴画,这些蝶翅画已被列为抚顺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明家庭获评首届全国“最美家庭”。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抚顺市顺城区浑河北岸的锁阳社区,这里有一座被蛾蝶爱好者称为“东北第一家”的民间蛾蝶博物馆,一直免费对外展出。

这座博物馆是由抚顺县林业局退休科技人员黎明与他的女儿黎薇花了十多年时间创办起来的。走进这个两室一厅的64平方米的博物馆,记者看到了一个精美的蝴蝶世界:进门的小客厅墙上挂满了利用废弃蝴蝶翅膀创作的贴画,人物头像、仕女图、山水风景画等栩栩如生;南屋展示的是世界五大洲稀有名贵的蝴蝶、甲虫标本,美不胜收;北屋摆放着制作台和部分标本、展架。

留住记忆 自筹资金建起家庭蛾蝶博物馆

黎明父女与蝴蝶结缘始于他们的工作。

黎明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辽宁省林业学校森保专业,毕业后40多年,一直从事与蛾蝶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由于蝴蝶在幼虫期啃食植物叶片,对农林生产有一定危害,因此,黎明一有空闲,就会抓来一些蝴蝶进行研究。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使他非常熟悉蝴蝶的生活习性,并且慢慢喜欢上这些翩翩起舞的美丽昆虫。

抚顺地处长白植物区和华北植物区交接处,蝴蝶种类繁多。为了采集蝴蝶标本,黎明带着女儿黎薇寻遍了抚顺的山山水水。每年5月到10月是蝴蝶飞舞的季节,父女俩就穿上胶鞋,戴上遮阳帽,打起背包,带上几瓶水和几个馒头、一点儿咸菜,在深山里寻觅蝴蝶的踪迹,有时一走就是一两天。白天要小心蜜蜂、马蜂蜇咬,还要小心时而蹿出来的青蛇,深夜就睡在山里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抚顺三块石自然保护区,黎明父女俩采集到了诗灰蝶、线灰蝶、尖翅银灰蝶和透纹孔弄蝶等4种小型蝶类,这些蝶类在抚顺地区属首次发现。在抚顺高尔山公园进行蝴蝶资源调查中,黎明还发现了3种蜂鸟蛾,并采集了标本。

黎薇毕业于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父亲一样从事林业工作。每当放假,她就早早起来,坐公交车前往抚顺东部县区、乡镇,徒步走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在密林中、小溪边寻找蝴蝶。她在三块石地区发现了罕见的绿带翠变异蝶,这种蝴蝶的出现概率只有1/100。

几年下来,父女俩积攒了满屋的蝴蝶标本,还先后编撰了《抚顺地区蝴蝶资源名录》和《浑河湿地流域蝴蝶资源名录》。“为了继续研究工作,也为了给这项工作留下完整的记忆,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建个家庭蛾蝶博物馆。”黎明说,“2003年,抚顺黎明蛾蝶馆挂牌,但2006年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后有些事做起来感觉力不从心,2009年,就把这个馆传给了女儿,并更名为抚顺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

打破传统 蝴蝶贴画有了第四代传人

蝴蝶的生命非常短暂,最短的只有一天,最长的也只有一个月。为了留住蝴蝶的美丽,黎明买来各种书籍,自学制作标本,黎薇则在一旁偷偷学习父亲的手艺。潜移默化中,黎薇也掌握了蝴蝶标本制作工艺。

黎明学习制作蝴蝶标本之前,小时候曾跟爷爷、父亲学过制作蝴蝶贴画,是黎家蝴蝶贴画的第三代传人。这种贴画始于晚清及民国初年。黎薇受父亲的影响,从幼年开始也爱上了蝴蝶贴画制作。

2006年,黎明突发急性脑溢血,出院后身体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便。他开始思考,黎家三代传承的蝴蝶贴画技艺如何传下去。为了防止这一宝贵的民间工艺画制作技艺失传和绝迹,黎明打破了“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破例把制作绝技和绝活全部传给了黎薇,黎薇因此成了黎家蝴蝶贴画的第四代传人。

黎薇从小就喜欢剪纸、刺绣、绘画,对蝴蝶贴画更是痴迷。在其他民间艺术门类的影响和启发下,黎薇开始采集和收集大量“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蝴蝶标本,尝试着制作蝴蝶工艺品。

贴画创新 被列为抚顺地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薇说:“我虽然没有进行过专业学习,但父亲手把手教会我很多东西,我自己也在不断摸索,并进行了一些创新。”从最早的中国地图、小猪、小和尚到雷锋头像组图贴画,黎薇的作品制作得越来越传神。她制作的蝴蝶工艺画主要分为四类:蝴蝶展示框、蝴蝶工艺框、蝴蝶装饰品、蝶翅画。

黎薇向记者介绍,制作蝴蝶贴画不是一件容易事。蝶翅轻盈,微风一吹,到处飘动,所以制作这种贴画,必须门窗紧闭,连呼吸也要控制,大气都不敢出。一幅蝴蝶工艺画要经过蝴蝶还软、展翅、干燥、剪裁、粘贴和后期制作等多道工序,小的作品需要几个晚上才能完成,大的作品则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

2008年,黎明父女俩创作的蝶翅画被抚顺市政府列为抚顺地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创作的蝴蝶工艺画已经成为抚顺民间一绝,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在全国及省市多次获奖。

如今,黎薇的蝶翅画技艺已经超越父亲。她先后创作出500余幅蝴蝶工艺画,其中有仕女图、珍奇动物、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等,她将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的手工艺美妙结合,将捉摸不定的蝶之形、蝶之影、蝶之恋融入每件作品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以“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西施浣纱”为题制作的工艺画人物形态各异,以“雄鸡图”“金鱼图”为题制作的工艺画惟妙惟肖,以“新宾永陵”“三块石风光”为题制作的工艺画特色鲜明。抚顺市是著名的雷锋城,黎薇为此精心制作了一组雷锋头像贴画,雷锋的形象栩栩如生。

热心科普 把蛾蝶知识讲给大家听

抚顺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建馆之初,不但有采集到的抚顺所有蛾蝶品种,还有世界各地的蛾蝶43科1400种。十多年来,黎明、黎薇父女除了采集蛾蝶标本,和蝶友交换一些蛾蝶外,父女俩还多方筹措资金,从网上买来一部分蛾蝶标本,不断增加收藏品种,仅购买蛾蝶标本一项就花费十几万元。目前,馆藏蛾蝶标本达到71科2017种,基本涵盖了东北地区的蛾蝶种类,并存有40多个国家的珍稀种类500多种。

黎明说:“收集这些美丽而珍稀的蝴蝶标本,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蝴蝶。”从建馆之初,这个家庭蛾蝶博物馆就成为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的公益性科普展出馆,父女二人也成了蛾蝶知识的免费科普员。

蝴蝶吃什么啊?怎么区分雄性还是雌性?蝴蝶能活多长时间?博物馆楼下就有一所小学,孩子们非常喜欢到这里来看蝴蝶,只要有学生来,黎薇就一次次地耐心解答这些问题。截至目前,蛾蝶博物馆共吸引了省内外35万人次前来参观。黎明是馆里的总顾问、总策划,黎薇既是馆长也是讲解员,黎明的老伴徐素芳是后勤员。对于蛾蝶博物馆的每一次展览,一家人都认真对待,哪怕只来一个人,黎薇也会认真讲解。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蛾蝶文化,黎薇和父母商量后,决定走出去做社会公益巡回展。他们先后在沈阳、本溪和抚顺举办蛾蝶展览近百场。每次展览,数十箱标本外加展架,都是黎薇搬上搬下。有一次到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展出,为了省钱,黎薇和父母三人拉着煤气罐、床架和生活用品,住在大山深处的帐篷里十几天,自己打水做饭。

黎薇制作的蝶翅画有一部分用于拍卖进行捐助,仅2014年至2015年,在沈阳开展的慈善拍卖捐助晚会上,黎薇就捐助了蝶翅画《高尔山》《孔雀》,所获善款近两万元,全部捐赠给防盲治盲慈善公益活动组委会。

抚顺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目前已成为辽宁省林业科普基地,因为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梁希科学技术奖励证书,黎明一家也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黎薇先后获得抚顺市最美乡村科技工作者、抚顺市女子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优秀巾帼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对于未来,黎薇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将博物馆的规模扩大,增加科普功能,并且把蝴蝶贴画进行商业化经营,以达到“以蝶养蝶”的目的。

补记

“我是老爸的

复制粘贴”

“我很感谢我的老爸”,采访中,黎薇多次重复这句话。她与父母互动亲密,她叫爸爸“小胖”,叫妈妈“圆圆”。

本来建立蛾蝶博物馆是为了让退休生活退而不休,继续与热爱的蝴蝶为伴,可一场大病打乱了黎明的退休规划,他走路蹒跚,说话含混,右手连笔都握不住,更无法制作蝴蝶标本和贴画了。绝望之时,是同样热爱蝴蝶的女儿给了黎明新的希望。

刚开始,黎明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去钻山林,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去办展览,不放心女儿耐不住性子做蝴蝶贴画。可渐渐地,黎薇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和出色的艺术感悟让黎明完全放了心、放了手。

黎薇现在的生活很简单,除了日常工作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蝴蝶标本制作与蝴蝶贴画创作上面。

博物馆现在陈列的贴画绝大部分都是黎薇的作品。黎明在重病期间还担心三代传承的蝴蝶贴画技艺会不会失传,没想到女儿黎薇却将这门满族蝴蝶贴画的手艺发扬光大。

“我很感谢我的老爸,从最初到现在,有关蝴蝶的所有事他一直都和我肩并肩、手挽手地做。”

为了更好地传播蛾蝶文化,黎薇与父亲在2004年5月18日自办了《华夏蛾蝶》通讯家庭小报,用于蛾蝶爱好者之间的赠阅交流。由黎明为主编、黎薇为副主编的《华夏蛾蝶》从试刊号开始,每周一期,目前已出版了260多期,发行了3万多份。它的发刊词是这样写的:《华夏蛾蝶》将成为您探索蛾蝶秘密、发掘蛾蝶资源、弘扬蛾蝶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

十多年过去了,《华夏蛾蝶》一期期、一年年地坚持下来,即使黎明病后右手无法书写,他就练习用左手写,黎薇再用电脑录入打印出来。黎薇说:“现在只有我能认出我爸写的字。”黎明将每年的合订本都仔细装订好,把记录父女在蛾蝶事业上的每件事都珍藏起来。“我爸这样坚持十多年,真是不容易。”

黎薇说:“其实我爸有我这个女儿也是挺幸运的,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了,他能不高兴吗?”

比起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亲人可传的窘境,黎薇感到很安慰。她自认为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女儿,和父亲一样从事同样的林业工作,同样爱好蝴蝶以及相关技艺“这不就是现在电脑时代常用的复制粘贴吗?”亲切地看着老爸,黎薇为找到这个贴切的比喻更加开心,“我就是老爸的复制粘贴,因为蝴蝶,我和老爸的事业都挺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