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点燃“新引擎” 澎湃“新动能” ——我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观察 2024年07月14日 

本报记者  孔爱群

当下,在辽宁,高校教师凭科研成果创业已不是新鲜事。

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受益者与见证者,沈阳工程学院教授高阳,同时也是产值过亿元的沈阳嘉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经常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人才。

辽宁是科教大省,为了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近年来,我省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抓手,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组织开展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专项行动,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逐步走深走实,全省科技型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茁壮成长,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为科技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资源配置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6月28日,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再添新成员。

“成立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群,就是要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在平台建设、资源共享、人才引育和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好创新资源统筹优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组建20个左右省重点实验室群。

早在两年前,我省就以全新体制机制组建了材料、辽河、滨海、黄海4家辽宁实验室,赋予实验室选人用人、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自主权,探索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新路径、新模式。

不久前,在辽宁省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展上,辽宁黄海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适应性便携式自动加工装备引发关注。“这款装备填补了钛合金、高强钢、复材等组成叠层的一体化高质高效加工技术空白,效率提高10倍以上。”实验室副主任刘永刚说。

近几年,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我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辽宁优势领域,系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要素。在组建辽宁实验室和实验室群的同时,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辽宁材料实验室与苏州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筹)揭牌启动建设。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机遇,推动在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全省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

在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我省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吸引集聚全国优秀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

近三年,我省科技成果呈喷涌之势,在化学、材料、能源、电子等领域,突破了一批“从0到1”的重大科学难题,攻克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问世;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船、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服务海洋油气开发、青藏科考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

促进产学研融合

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多年来,产学研无法紧密融合一直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的核心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我省从源头着手,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深入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科研诚信和“三评”改革绩效评估“三年行动”,对省内42家省级以上高校院所实现绩效评估全覆盖,推动科研诚信建设,有效提升科研单位主体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出台《关于完善辽宁省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明确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方式,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

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1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和使用自主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资源配置支配权。

与此同时,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融入产业链,奔向市场,我省大力补短板,打通成果转化路上的卡点断点。

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允许高校、科研机构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以法治保障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中试环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建设36家中试基地,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400余家。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组织开展“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指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撮合对接路演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

改革叠加,成效明显。2023年,辽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5.5%,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30.8%。

“今年将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模式,探索场景驱动、技术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集成各方创新资源,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表示。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没有高校科研院所支撑很难存活。”高阳坦言,嘉越跻身全国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离不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其中,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省不断鼓励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加强政策保障。今年年初发布《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3条具体措施。省委科技委审议通过《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的若干措施》,一体化推进科技型企业“提质扩面”。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由省内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集成电路等重大战略方向,组织实施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7项、“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120项;推动省内科研单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依法依规向企业开放。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择优给予资金支持,将更多惠企政策纳入“免申即享”。

——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出台《辽宁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若干举措》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14家,推出“辽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推行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达8家。

此外,我省深入推进人才人事领域“放管服”改革。将职称评审权全部调整或下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等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去年一年我们就有5名博士生签约入职。”三生制药高级人力资源经理何勇说,职称自主评审政策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为吸引“第一资源”,我省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2023年全省新增“两院”院士6人,总数达61人;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达到298人;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名,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增长20.8%,扭转了多年人才外流的不利局面。

生态良好,活力涌动。2023年,全省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5.6%,总数达到33484家;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十月稻田、微控飞轮、大连融科储能接连成为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的“新引擎”,被不断升级的改革点燃,辽宁,马力十足,奔向远方。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