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油画作品展在沈开幕 200余幅油画绘写“美丽辽宁” 2023年11月24日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11月22日,由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美丽辽宁风景写生油画作品展”在辽宁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的200余幅油画,是百余位画家,历时6个月进厂矿、走乡村创作的,内容既有《素裹桓仁》《冬日渔港》《稻子熟了》等表现辽宁大地自然生态、美丽乡村与城市景观的,也有《煤海这里静悄悄》《傍晚蒲河》《正午》等呈现城市历史、人文街巷、工业遗存的,再现了辽宁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工作与生活,绘就了蓬勃兴旺的社会发展蓝图,展现出生动丰富的时代精神风貌。

多角度定格家乡山川河流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油画作品展展出的200余幅作品是从600多幅写生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用充满田园诗意的绘画语言把辽宁的地域文化和美丽的乡村景色画在画布上的,如胡秉文的《铁岭熊官屯水库》,画面上呈现在眼前的是熊官屯水库堤坝,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中,天空涌动起来,地上的秋色闪闪发光……从作品中,可以让观众感受到铁岭优美的自然景色。

陈鹏的《海风阵阵》写生于大连旅顺柏岚子渔港,这里的渔港海岸绵长、海水清澈、海风湿润、海鲜味美。陈鹏对记者说:“我在作品中省去了渔港内繁忙的工作景象,只是将眼前的碧海蓝天和迎面吹来阵阵清爽的海风,留在画面中。”

孙洪利的《亭亭玉立》画的是沈北梨花湖景区,画面上洁白的梨花,让观众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孙洪利说,这幅画是在沈北写生的作品,通过一个小景来表达他对自己家乡的爱和理解。

画家们用动情的画笔,再现新农村的新面貌。高洁的《庭院的午后》描写的是瓦房店泡崖乡一处农家小院。而王仁祥的《素裹桓仁》描绘的是本溪桓仁,画家对雪压群山、银装素裹的刻画,抒写了他对家乡的爱恋情怀。

《丰碑》《魂依家山》《长城脚下是故乡》《千古长城气势魂》画的都是长城,这4幅作品分别是锦州画家杨晓东、刘忠佐、杜浩、周铭创作的。“千年长城蕴含着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雄伟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画面上红色的天空是中华民族血脉流淌的象征,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长城精神永传万代。”周铭说。

展厅里,王平的《义县奉国寺小景·午后暖阳》吸引了观众驻足观赏。锦州义县历史悠久,大凌河从这里流过,医巫闾山在这里绵延,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有悬空古寺宝林楼,有北魏太和年间开凿的万佛堂石窟,有公元1020年兴建的奉国寺,还有老爷岭风景区……”王平自豪地介绍。

多层次勾勒本土工业遗存

画展展出的作品中更有工业遗存和城市风光等。展厅里,老画家吴云华的《煤海这里静悄悄》《卧雪山下》《悠悠岁月》3幅作品引人关注,其中两幅是画工业遗存的。《煤海这里静悄悄》运用写实手法描绘了抚顺老工厂的风貌,画面静静的,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我于1970年曾来过抚顺煤矿写生,那时的煤矿一片繁荣的景象,50多年过去了,今天画这幅作品是为了追溯当年的繁荣,这些遗留下来的厂房、矿山让我们联想到当年辽宁为新中国工业作出的贡献。”吴云华说。

于晨的《傍晚蒲河》描写的是沈北新区蒲河廊道的风景,蒲河廊道是沈阳最长的公园。蒲河廊道虽然修建了不少便民运动设施和人工景观,但也保留了一些原始面貌。初秋的蒲河水清冽而明净,映着深重的林木和金色的晚霞,汩汩地流淌。

而刘勐的《丽岛——潮》、吴薇的《秋》、曹明的《多彩秋色》、徐陟的《正午》、李贵新的《秋之舞》等作品,更是呈现出画家视角下辽沈大地的新形象,传递出画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通过此次写生,组织百位老中青艺术家深入生活,贴近自然,使画家加深了对辽宁地域文化和乡村的青山绿水、民风民俗的认知。”省文化馆馆长郑直说。

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纪元说,画家描绘的是辽宁家乡的一方小天地,折射的却是整个中华大地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美丽画卷。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进一步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叫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的金字招牌,在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