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极致匠心护航“大国工程”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陈兆海的故事 2022年05月13日 

本报记者 刘大毅

开箱、架设仪器、后视、放样……5月10日早8点,在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现场,48岁的陈兆海表情严肃,手扶仪器开始测量。直至下午1点半,光明路隧道内导线布设结束后,他才长舒一口气,准备吃午饭,此时工装已被汗水浸透。

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小的误差就会对后期施工产生重大影响,是真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人需要利用精密仪器“穿越”厚厚的岩层,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测绘分析。这个精细活儿,陈兆海干了27年。而在大多数时间里,他参与的都是艰巨复杂的大工程:30万吨级矿石码头、国内首座航母船坞、双层地锚式悬索跨海大桥……那些在人们眼中的工程奇迹,在他眼中则是无数个点线交织;一个个大国工程精准建成的背后,是他不允许超过厘米级偏差的匠人匠心。

1995年,技校毕业的陈兆海在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当上了测量工人。由于干活的家伙什儿——全站仪价值不菲,且是全英文操作界面,学徒满三四年后才有资格独立使用。为了早日掌握技能,陈兆海认真记录师傅的每个步骤、每个动作,下班后再对照理论书籍仔细揣摩,睡觉前也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反复回忆。

有一天,施工现场急需一组测量数据,可师傅正在休假。在大家催促下,紧张的陈兆海扛起机器上场了。因为生怕出错,他反复测量计算好几次才把数据报上去。第二天师傅看完数据后,直接把全站仪交给了他。仅用半年多,陈兆海出徒了。

2004年,陈兆海参加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建设,由于所处外海,水深流急,高端测量仪器无法正常工作。陈兆海每天必须追着海流一路小跑,将40多斤重的“测深水砣”扔入海底测定高度,测深读数时间要在水砣触及海底的2到3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那段时间,陈兆海一连几天吃住在海上,手中的“铁疙瘩”,每天要扔成百上千次。(下转第二版)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