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

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2022年05月11日 

“第一打磨匠”洪家光

他是技术能手,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全国大赛中摘桂冠;他是拼命三郎,爱岗敬业,执着拼搏,为了不影响进程,带伤坚持工作;他是大国工匠,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节点完成了多项特急任务。

他就是洪家光,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是“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走出来的行业明星。

家境贫寒的洪家光从小就能吃苦。初中毕业时,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抉择——不读高中,直接读技校。他的想法很简单,尽快能帮家里挣钱。技校毕业后,洪家光被分配到沈阳黎明公司工作,踌躇满志的洪家光很是痛苦,他的工作中没有“高、精、尖”,只有枯燥、重复的机械操作。一位老师傅点醒了他:“小零件做好了,也会有大用途的!”他让洪家光加工一个零件,由于技术不够纯熟,总是不合格。从那以后,洪家光开了“窍”,真正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技术上。为了学到老师傅们的拿手本领,洪家光软磨硬泡,先后拜过12位师傅,技术得到不断的提升。

2005年,年仅26岁的洪家光在黎明技能运动会中获得了车工组冠军,成为所有工种冠军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个冠军让洪家光一战成名,也让他寻找到了新的目标——要成为“全国最优秀车工”。

2007年,踌躇满志的洪家光踏上了“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的赛场。但结果令人失望:洪家光排名第四,错失了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

此后,洪家光蛰伏在车间里,开始了“四年磨一剑”的潜心锤炼,在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洪家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从一名技艺精湛的工人,向懂发明、懂工艺、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

2011年的“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洪家光终于站在了车工组全国最高领奖台上。

2002年,黎明公司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加工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洪家光自告奋勇接受这项任务。这项任务颇具难度,航空发动机的叶片不但要承受高温和高压,更要承受上万转带来的巨大离心力,一旦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这项工艺对于修正核心叶片的金刚石滚轮的精准度要求极高,尺寸的公差均要求在0.003毫米以内,相当于人头发丝的1/20。

洪家光认真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在第一道工序上,洪家光就遇到了拦路虎。检验人员检验后说,“没有几个合格的。”看着成堆的废品,洪家光没有气馁,他请教了很多老师傅,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经过十多天的连续奋战,洪家光终于取得了进展。

5年后,经过1500多次尝试,洪家光带领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将航空发动机叶片罐顶、榫头制造精度由0.02毫米提升到0.005毫米。这项“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让我国彻底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洪家光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墨精度”方文墨

今年38岁的方文墨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公司)的一名钳工。

他拥有“传奇”履历:19岁,中级工;21岁,高级工;23岁,技师;24岁,高级技师;28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34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方文墨的进步要从“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说起。

2004年,沈飞公司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刚入职一年的方文墨,主动找到当时的工会主席马春英要求参赛。

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只有19岁的方文墨在公司人才济济的技能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钳工工种第一名,一战成名。第二年,方文墨代表公司参加沈阳市青年职业大赛。出发前,他满怀信心,认为:“以自己的水平,肯定能够名列前茅。”直到看到当天的冠军曲骊操作时,他才恍然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与高手的差距,深深刺激了方文墨。打那之后,方文墨拜了有30年工作经验的付红安为师,刻苦钻研钳工技术。为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他把加工工件的公差等级都自觉提高一个级别。付红安被他这种肯吃苦、肯钻研、爱动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把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方文墨。

经过一番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方文墨终于在2010年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机修钳工组冠军。

“参加职业大赛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挑战极限。”方文墨回归工作,以竞赛时的劲头投入到生产一线工作当中,很快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是数控机床难以企及的两个精度——2012年,加工精度0.003毫米;2018年,加工精度0.00068毫米。它们由方文墨创造,被称为“文墨精度”。

因为“文墨精度”,方文墨名声大噪,他却潜心“练功”。为了练就精湛技艺,方文墨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了练功房,下班一回家就钻进阳台苦练技术。就这样,方文墨一锉一磨打造着自己的梦想。

在操作台前,方文墨对着火柴盒大小的零件反复锉修,每个表面起码得锉修30下才能达到尺寸精度要求。这样单一枯燥的锉修动作,方文墨每天要进行8000多次,他却全神贯注,把每一次锉修当成提高技艺的台阶。他说:“我天生就是当钳工的料。”

坚持源于热爱。出生于航空世家的方文墨,从小就有航空报国的情怀。他总说:“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飞机哪怕是少装一个铆钉、出现一根头发丝粗细的误差,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实现梦想的进程中,方文墨不仅做到自强不息、不断追求,他还把实现梦想的方法教给了伙伴们,让他们与自己一起飞翔。“我目前的目标就是把技术更多地教给新员工们。”

2013年,沈飞公司专门成立了“方文墨班”,后来发展成为有28个人的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他们平均年龄30岁。

“跟什么样的师傅,学什么样的人。”方文墨的徒弟也在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屡斩获佳绩。徒弟华成祥从初级工到夺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仅花了两年半时间,还凭借竞赛成绩逐步晋升为高级技师,工资连连上涨,享受公司技能专家津贴。

徒弟们有出息,方文墨十分欣慰。他的愿望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装配大师”王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52岁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王亮十分庆幸,他的青春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进。

王亮小时候有个“电工梦”。他对电气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要上大学学电气专业,做一名电气工程师。高考失利后,他选择读职高。“没考上大学,并不等于学不到大学里的知识,就是靠自学,也要修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全部课程。”王亮暗下决心:“将来即使成不了电气工程师,也要成为一名拿得起放得下的有出息的电工。”

王亮职高毕业后成为了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的一名安装工人,一边实践、一边学。“冬天,在采暖条件差的驻地工棚里我就裹着被子读书;夏天,为躲避蚊虫的叮咬我就钻进蚊帐里读书。”王亮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的挑灯夜读为王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很快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圆了“电工梦”。

1993年初,23岁的王亮突然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公司在开发研制技术先进的全国第一套C型翻车机过程中,担任项目主调的一位主任临时跳槽了。关键时刻,领导决定让王亮顶替空缺,赶赴石家庄工地。

这是王亮第一次担当重任。为了尽快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在寒气逼人的季节,王亮索性将行李搬进了配电室,在钢板上打地铺,方便面顿顿煮,一干就是三个半月。终于,王亮以身上掉了8斤肉的代价,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全线调试。

在生产实践中,王亮还根据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实际需要,不断找出设计缺陷,大胆地实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使其更加完善。他编制了一套完整的软件控制程序,至今还在该设备中运行。“现在的工地上,C型翻车机仍是主力。”王亮介绍说。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王亮参与设计和调试的C型翻车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获得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干出了名堂,一些国外的企业向王亮伸出了橄榄枝,面对高薪,王亮还是选择留在了大连,他说:“我的家在这里,培养我的工厂也在这里,这些都是丢不了的啊。”

“全能王”张文良

这是90后钳工张文良的“升级打怪”之路。19岁,他参加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第七名。21岁,他经过省级选拔,走进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夺得钳工组冠军,成为当时全国“振兴杯”最年轻的冠军。22岁,他再次报名“振兴杯”,荣获全国机械设备安装工组第三名。29岁,他参加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装配钳工银奖。

31岁的张文良说:“我想做个复合型的技工。就像别人打游戏,打过了一关就想打下一关,我在技术这条道路上,离通关还远呢!”

2008年,农村孩子张文良初中毕业,想找工作却四处碰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意识到,要想安身立命,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本钱。他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老家岫岩,来到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万事开头难。刚接触钳工工作要从练习站姿开始,起初,张文良不得要领,动作做起来很别扭。他并不气馁,经过几天的琢磨、训练,张文良的站姿被老师当众称赞为“标准站姿”。

“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有一次集训时,一个同学抱怨他使用的锉刀不好,认为和使用好锉刀的人相比吃了亏。老师二话不说,拿起一把最不好用的锉刀,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作。我第一次深刻意识到,其实拿锉刀的人比锉刀本身更重要。”张文良说。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这门手艺。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白天上课,晚上拿着秒表练习到深夜,“干废了三四把锉刀,而且一个胳膊明显比另一个粗了”。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张文良终于从最开始的每次15分钟最终练到8分钟内完成训练。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文良在师傅曲骊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个刻着“全国技术能手”字样的漂亮奖杯,这激发了他的新梦想:将来也要成为技术冠军。他说:“我不想只为生存埋头苦练,我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大赛的机会很快到来。表现突出的张文良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辽宁省第三、全国第七的好成绩,成为了同届钳工中最优异的学生。

学生时代的这次大赛对张文良意义非凡,他说:“这是我向着梦想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我不变的初心。”

此后,张文良先后参加了第八届、第九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一战成名,再战功成,不仅实现了“成为技术冠军”的梦想,还成为“双料”高级技师。

拼搏不息,奋斗不止。张文良的大赛之路从未止步,2020年他再次出征,参加了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有人劝我‘歇一歇’‘得那么多荣誉该满足了’,而我却觉得比赛就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比赛能让我提升得更快。”张文良找到了他的奋斗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3年5月,张文良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作为高技能人才聘用,除了钳工工作,还担任造币设备的维修员。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张文良总能沉下心来钻研业务,找到个人和工作的“契合点”。细心的他总能发现生产线上的瑕疵,进而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多年来,张文良参与研发试验及生产“和”字币等十余项国家重大题材纪念币的生产任务;解决维修技术难题60余项,设备改进100余项;自主设计及加工零件200余件,“五小创新成果”50余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验证了他的誓言:“岗位可以平凡,人生必须精彩。”

艺多不压身,功到自然成。

如今,除了获得工具钳工、装配钳工两个高级资格证书,张文良还熟练掌握了车工、铣工、电工等6个工种,成为行业里小有名气的“全能王”。

为什么这么拼?张文良说,青年人才也要时刻预备“转型发展”。“一岗多能也好、管理创新也好,就是要不断地、全方位地学习和实践,把自己打造成企业所需的、具有新思维、新能力,能做出新突破、新业绩的高技能人才。”

“齿轮王”徐强

敢与洋专家“叫板”,创下“徐强精度”,拒绝高薪聘请……谈起青春岁月,步入知命之年的徐强眼神中绽放光芒,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他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1989年的徐强遭遇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次挫折——高考失利。短暂的消沉过后,要强的他决定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一年后,徐强考入沈阳鼓风机集团技校的数控大专班,开始了自己的技工生涯。

从技校毕业后,徐强顺利进入沈鼓集团,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从进厂的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徐强从学徒做起,细心解读齿轮加工工艺文件,研究加工工艺流程,总结如何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如饥似渴地补习英语,以便熟读有关齿轮知识方面的书籍,增加齿轮知识的积累……不到半年的时间,徐强就出徒了。

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快开始独立实操的徐强工作就出了差错,他在加工一件外协小齿轮时,将进给倍率旋钮多拧了一圈,结果进给速度竟成倍地增加,活干废了。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徐强,他发誓要“制造精品、决不再犯错误”。

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做事,徐强的实际操作水平稳步提升。此后不久,他就在公司“工人岗位技能大赛”实际操作中获得第二名。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2001年,公司委派徐强随验收组到德国某公司验收一台高精度磨齿机。这台设备价值1280万元,徐强深知责任重大,如果到时自己操作不了,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他抓紧时间学习,因为“一切都得靠自己”。

验收设备时,徐强发现齿形误差特别大,他提出了质疑。德国专家却不耐烦地说:“我们从来都这么输入。”徐强的较真劲儿上来了。在他的坚持下,专家只好亲自检测一遍,果然测出了问题。专家道歉说:“徐,你是对的,感谢你给我指出了这一失误,不然,后面的麻烦可能还要大。”

在国外,培训一名磨齿机操作者至少需要3个月到6个月。而徐强仅经过十几天的培训就掌握了机床的关键性能和操作方法。

徐强好琢磨,技术革新是他的强项。

2004年,一个加工大型齿轮的项目让徐强创造出了奇迹。齿轮的加工精度共分为12个级别,当时客户要求生产一个大型齿轮,设计精度是5级,难度相当大。

在加工过程中,徐强一边操作,一边告诫自己,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他的责任心得到了回报,产品检验证明,他加工的齿轮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精度要求,而且居然达到了4级!徐强创造了全国大型齿轮加工的精度之最,国内外同行将他这一纪录称为“徐强精度”。

徐强出名了,国外一些公司看中了“徐强精度”,想用高薪将他挖走。徐强说:“‘徐强精度’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企业的,我不能这么做。”

作为沈鼓的技术骨干,徐强曾担任增速机车间齿轮加工组组长,承担20多名技工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他说:“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要把我的班组带成一个先进的团队,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后来,这个班组被命名为“徐强班组”,多年来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制中屡立战功。

记者手记

磨砺出彩奋斗升华

青春,唯有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说起奋斗青春,徐强、王亮、洪家光、方文墨、张文良都是青年人的典范。在对五位辽宁工匠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们的身上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他们都就读于中专技校,或许因为热爱,或许迫于无奈,他们在技校中习得一技之长,早早踏上了工作岗位;他们都从学徒做起,夜以继日地钻研琢磨、勤学苦练,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练就过硬专业技能,成长为行家里手;他们都心无旁骛,严谨细致,在一次次实践中追求精进卓越,以匠心为本、品质为重、创新为要,在生产一线锻造出高精尖产品,展现出令人叫绝的高超技艺。

他们身上都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都乐于挑战他人、超越自我。他们志存高远,肯下“苦功夫”、敢啃“硬骨头”,有着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干劲闯劲。他们在大赛中成长,在拼搏中收获,总是在急难险重面前当尖兵、打头阵。

他们的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青春之歌:

《我相信》由刘虞瑞作词,陈国华作曲,发行于2006年5月26日。

歌词如下: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作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何处不能欢乐无限。抛开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