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树掩映的东北大学校园内有一个“一二·九花园”,一座气势恢宏的古铜色的群雕赫然伫立在花园中央。这座雕塑,浓缩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80多年前,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就是正处于颠沛流亡时期的东北大学的学子们。他们高举校旗,喊着抗日救国的口号,义无反顾地走在了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作为民主革命时期三大学生运动之一,一二·九运动意义非凡,它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与此同时,学生运动的汹涌波涛也推动共青团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一时期领导青年抗日救亡组织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团的工作理论和指导思想,为后来青年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流亡中觉醒的青年们
东北大学校史志编研室副研究员陈均时常会去校史馆走走,这座位于汉卿会堂内的校史馆并不大,但却记载着东北大学建校百年的时光里,最波澜壮阔的画面。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声炮响,日军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主动来校,劝师生照常上课,并承诺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严词拒绝,并决心南下办学。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迁往北平,大部分师生跟随前往。东北大学成为抗战中第一所流亡大学。
1933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正式承认了日军对东北的侵占。1935年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秦土协定”,让出了冀察主权。得知这一消息,身处北平的东北大学师生愤怒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不抗日,就亡国!”
193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为团结更为广大的青年群众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来,决定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为青年群众的抗日救亡组织。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
在东北大学校史馆,有一张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非原件)。陈均告诉记者,照片上举着校旗,昂首阔步在前的几位青年,就是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学子。
透过照片上那一张张尚显稚嫩的脸庞,我们仿佛再次回到了当年的场景。1935年12月9日清晨,300多名东北大学学生在总校大餐厅集合。学生大会当场推举了宋黎为东北大学请愿队伍总指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军警阻隔在城外的情况下,东北大学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包围的校门,走上西直门大街。
这一天的游行,共有30余名学生被捕,数百人受伤。陈均告诉记者,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的师生之所以走在前面,一个原因是东北大学是在北平大学中成立党组织最早的学校,而另一个原因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以后,东北大学师生背井离乡,饱受流亡之苦,再加上党的号召,使东北大学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成为必然。
直至今天,一二·九运动仍然是东北大学流亡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也正是在流亡与斗争之中,爱国主义的种子在东北青年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赓续红色火种,传承红色基因
东北大学档案馆里有20多万卷的馆藏档案,2000多米的排架长度,这里面的许多名字都成为抗日战争史上振聋发聩的“符号”。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大学众多学子投笔从戎,一大批师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有名有姓、有事迹可查的就有近百名。
1926年入学的苗可秀,组织了中国少年铁血军并担任总司令。1935年6月21日英勇牺牲。
立于一二·九运动潮头的领袖人物之一,游行总指挥宋黎曾就读于东北大学法学预科,1932年5月,宋黎、戴昊、张金辉等人成立了“辽西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宋黎任总指挥,戴昊等人任军事负责人。1933年,他们回沈阳组织了“中华青年抗日铁血团”。新中国成立初期,宋黎还曾出任辽西省政府副主席、中共旅大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
东北大学法学院边政系俄文组学生王肃,1937年9月参加革命,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晋察冀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二团政治部、独立大队等单位的宣传股长、科长、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1946年6月12日英勇牺牲,年仅32岁。
鲁迅曾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无数热血青年就是石,那被爱国热忱激荡而生出的红色火种,就这样生生不息,跨过春夏秋冬,越过崇山峻岭,一往无前奔向胜利的方向。
1945年8月14日,东北大学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时任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的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争不惜……”亲身经历了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述诗,以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如今,这首歌曲时常回响在东北大学的校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东北大学的师生,从未忘记那段岁月。
如今的东北大学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纪念一二·九运动。除了每年举办的“妙笔流声”诗歌散文大赛和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外,2013年,学校师生还创排了校史话剧《离离原上草》,至今已在东北大学上演数十场。在活动中,学生们体悟了先辈们挺身而出、为国担当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提升了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将红色基因传承了下来。
记者手记:
烽烟之中一声怒吼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东北大学校歌唱出了关东多慷慨悲歌之侠士的缘由,翻阅这所大学百年厚重的历史,依然可以窥见烽烟战火之中,青年学子们深入骨髓的血性。
每年的12月9日,东北大学的校园里都会想起熟悉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们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东北大学教师阎述诗赋予了《五月的鲜花》爱国与牺牲的含义。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东北大学的热血青年们坚持抗战报国,一二·九运动游行、西安事变请愿、三台宣传抗日……他们为抗战发出的怒吼惊起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也为自己的青春涂下满页的绯红。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历史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东北大学师生们演绎的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担当精神、奋进动能,它引导着青年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和当年的青年志士一样,勇于担当,为祖国计,为人民思,成为真正的“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青春之歌:
《五月的鲜花》创作于1936年,由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2009年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歌词如下: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们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战士们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