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沈师校史馆展出董纯才、吴伯箫、车向忱的著述 三位教育家诠释办学治校理念 2021年09月29日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挖掘校史文化,传承文化血脉,9月26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史馆开馆。校史馆的建成,深入挖掘梳理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学校悠久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传承载体。校史馆门前耸立着车向忱、董纯才、吴伯箫三位教育家的雕像,他们是沈阳师范大学的奠基人。校史馆里有“忠诚”“奉献”“报国”“自强”“创业”“创新”“发展”7个板块,讲述了1951年至2021年沈师70年办学治校的历史与成就。

沈阳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7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五更校名,六易校址”,在辗转迁徙中屡创奇迹。在“忠诚”板块中,记者看到发黄的建校初期的公文、学校规章制度、教材、会议工作记录等,看到三位教育家的故事。

1905年3月出生的著名科普作家、翻译家、教育家董纯才于1951年到1953年期间任东北教育学院院长,作为科普专家,他编译了多部著作,如《十万个为什么》《教师手册》等。展柜中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是董纯才1937年到达延安从事革命教育工作时,根据自己的革命经历和实践与多名同志编审而成。“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为新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生于1906年3月的吴伯箫是著名文学家、散文家、教育家,1938年到达延安做文职工作,1951年到1954年任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橱窗中的五本书是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吴伯箫著作。其中《记一辆纺车》一文入选语文教科书。1941年,吴伯箫加入中国共产党。展厅中有一张合影,是东北师范大学欢送吴伯箫来沈阳师范学院工作的照片。生于1898年5月的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车向忱于1953年到1957年任沈阳师范学院院长。他从事抗日救国等革命工作,创办《常识半月刊》,为巩固和发展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董纯才、吴伯箫、车向忱三位教育家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引领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办好教育的宝贵财富。

在“报国”板块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关注。照片展示了学子半农半读的场景,1965年,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沈师人奔赴辽西朝阳的深山建起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开始了为期13年的半农半读生活。作为第一所远赴山区办学的高校,沈师学子始终心怀报国之志,坚守育人初心,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地处朝阳县营子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广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几个月的时间内在沟壑密布的山坡上建起4万多平方米的校舍,植树造林285亩,号称“十里校园”。从展墙上的一张辽宁第一师范学院校址图片中,可以了解学院办学规模和组织机构系统表。直至今日,注重实践教学仍是沈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之一。1978年,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迁回沈阳办学,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开启了学校自强发展的新征程。

校史馆对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也有介绍。坐落在校园内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集古生物科研、科普、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古生物博物馆,开馆十余年来,接待观众300余万人次,已成为沈城的文化地标,2020年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