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饮食习惯比语言顽固 2021年05月17日 

徵 羽

《中国食辣史》

讲述辣椒在中国400年的传播流行史,很有趣的一本小书。作者利用笔记、地方志等资料,考证最初一百年辣椒仅作为观赏植物,中国人食用辣椒是从清初的贵州开始的,原因是当地缺盐而以酸、辣代之佐味。全国食辣流行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依作者的见解,食辣并非城市移民背来了家乡的口味,而是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在陌生的城市共同开创的,属于所谓被发明的传统,或许移民需要食辣的良性自虐机制来排解压力。

孔子说箪食瓢饮、饭疏食饮水,是克己,又说八不食,则是复礼。食辣却是既不克己也不复礼的,从口味到情感象征,的确适合移民群体。如果说中正平和的官府菜是普通话,那麻辣劲爆的江湖菜就是方言。作者的一些细致观察比如中国食辣大致分南酱北粉,也是值得玩味思考的。

《美食与文明》

似乎强大的文明总能为自己的饮食背书,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曾接受西方的牛肉面包以期改良人种,并在军队和学校中率先推广。但饮食传播从来不是单向的,新旧大陆之间发生的哥伦布大交换就是证明,相较于食材,烹饪方式更具文明辨识力,比如在巧克力从冰冷辛辣神圣的中美洲饮料转变成甜食的过程中,英国吉百利、美国好时两个家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作者对法国高级料理阴阳怪气的调侃说明她是一个有脾气的人,而对当代饮食提倡所谓“纯天然”的讽刺则更发人深省,她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现代饮食都是合适的,但同时避免将过去的饮食浪漫化,更要意识到喂饱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足够的热量而已,而是要赋予每个人蕴含着选择、责任、体面和快乐的一份现代饮食。

《中国食物》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食物所做的观察和思考,列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该书从文献研究入手,按朝代顺序介绍土地制度、农业技术、食物品类,着重探讨政府行为和杰出人士的贡献,比如唐代推行均田制和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之后转入实地调查,对中国当下的食物谱系、烹调方法、饮食理念及食物的地域差异、社会功能发表看法。

作者按照经纬度差异划分为东西南北和民族地区五个详略不等的饮食区域,以广东为核心的南部篇幅最大,为北部的4倍。考虑到研究是在香港和海外华人社区开展的,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海外华人的例子甚至还说明,饮食习惯比语言更为顽固。

读这样一本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食物的书有何意义?本书译者,也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刘东为丛书写的序言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