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留学生“看中国”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第二站在沈举行 三地“打卡”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2021年05月11日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我会把在沈阳的经历分享给亲人和朋友,我要告诉所有人,沈阳真好、辽宁真好、中国真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喀麦隆籍留学生高珊妮兴奋地说。

5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留学生“看中国”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第二站在沈阳举行,来自俄罗斯、黎巴嫩、巴基斯坦、南非、尼日利亚等15个国家的24名留学生参加活动。此次活动在沈阳实践体验3个点位,旨在让更多的外国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的相互认同和理解。

“没想到 中国的企业发展得这样快”

走进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医疗装备的领军企业,外国留学生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对外发展活力,了解了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的发展情况。参观中,留学生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纷纷在中国第一台CT机介绍展板前留影。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贾比尔,目前在沈阳建筑大学学习,在现场与记者交谈中,贾比尔说,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先进的医疗器械,这次来到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法露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留学生,参观完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后,他对记者说:“没想到中国的企业发展得这样快、科技水平这样高。”

“我看到了沈阳不同场景和文化”

参观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后,外国留学生来到沈阳市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他们了解到1905文创园创立于2013年,以标志着沈阳工业起源之年的“1905”为名称,是沈阳工业空间转型文化产业的先行者。以艺术空间、文化剧场、文创商业和文化活动四个产业载体,为沈阳的年轻人群等提供艺术生活方式体验和文化消费空间。

在沈阳1905文创园,留学生们不仅看到了代表沈阳工业文明的旧厂房,而且也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创产业魅力。他们在纸扇、银饰、汉服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前驻足观看,从传统的手工扇子到现代的手作皮具,从传统服饰到来自巴黎的海报设计展览,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感受到了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的发展活力。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梦想,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留学生,她的手机镜头始终对准文创产品不停地拍摄。梦想说:“今天的活动我非常感兴趣,看到了沈阳的不同场景,感受了不同的文化。外面看起来是厂房,满是工业气息,但进入里边却是文创产业园区,这种工业与文化的融合太美了。”

南非留学生姜奕杉在沈阳建筑大学学习,在沈阳生活了4年,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来中国留学,是因为他从小喜欢看李小龙演的电影,喜欢吃中国的饺子和面条,喜欢中国文化。他说他的女朋友是丹东人,他毕业后想留在中国工作。姜奕杉说:“之前我多次来到1905文化创意园,每次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我第一次知道用面也能捏出这么美的‘花’”

参观完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905文创园后,外国留学生来到沈阳市皇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在这里,留学生们体验了杨桂臣成语印篆刻、冯元平剪纸、奉天皮影、王氏砚雕、于氏面人和李氏糖人等省、市非遗项目。

在非遗体验基地,来自刚果(金)、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习的杨毅率先坐在于氏面人传承人于启全面前,请于启全教他做面塑“玫瑰花”, 他眼睛盯着老师的动作,不停地询问老师自己做得对不对。当他最终看到自己做好面塑“玫瑰花”时,兴奋不已:“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用面粉也能捏出这么美的‘花’,这就是我心中的‘友谊之花’。”

“冯元平剪纸”题材广泛,构思巧妙,特色鲜明。在现场,冯元平为很多留学生送上剪纸肖像画。沈阳建筑大学黎巴嫩籍博士研究生扎德·拉德拿到剪纸肖像画高兴地说,他会将中国的传统剪纸告诉远在黎巴嫩的亲人和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李氏糖人”取材广泛,作品亮丽饱满,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高珊妮向记者展示了刚刚和老师一起做好的糖人。高珊妮从小就跟随父母来到中国,汉语水平很高。她说:“以前对中国文化的印象都是武术、书法,但今天我跟非遗传承人学到了不一样的中国艺术,我用手撕了‘喜’字,用糖画了画,体验到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太美妙了。”这是她第一次接触非遗项目,能够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她觉得非常有意义。

在沈阳实践体验的3个点位,来自南非的邓肯、巴基斯坦的阿巴斯、坦桑尼亚的李娜等24名留学生,一路拍照、一路“打卡”、一路体验。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梦想说:“我发现中国发展很快,我以前没想到这样的生活,来到中国,我特别喜欢中国的生活。”

在本次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中,让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帮助他们再一次读懂中国,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创意发展和生命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