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8

把乡亲们的新期待带到北京 2021年03月06日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既在宏观上看问题,又在田间地头想问题。吃透了两头,将中央最新的声音和政策带到农村;同时将基层最真实的现状、农民最真实的声音带到中央,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制定提供样本和参考。

在辽宁,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所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带头人。他们用敏锐的眼光和勤劳的双手,带领乡亲兴产业、拔穷根、美乡村。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已有发展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们在谋划、在思考、在行动。全国两会前夕,本报派出6路记者,奔赴6位在辽全国人大代表所在村,跟随他们的脚步,感受乡村的变化、振兴的脉动。

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朱家村

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朱朝治


带着大伙儿过上更好的日子



2月24日,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朱家村果农王培洪的大樱桃棚里,花盛叶茂。树下,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朝治,正和王培洪交流着掐叶、间花的经验。村里请来的技术员迟正刚一掀门帘,“表功”似的催促朱朝治,去另一户果农的大棚,“再看看已经挂果的树长得咋样。”

王培洪的妻子朱淑清和迟正刚“论”着“将来谁家的果儿产量高”,其间,笑声不断,“没种上大樱桃前,这片地种玉米,一亩地也就赚上几百元。现在,咱俩都是70岁的人了,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比以前翻了几十倍,能不乐和吗?”别问她为啥爱笑,一问,回答还是一串朗声大笑。

在村里“串门”,总能听见这样的笑声。

之前,朱家村只种粮食和露地蔬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优势未发挥出来,人们生活并不富裕。2004年,朱朝治成为村里的“带头人”后,调整种植结构,带动村民从单纯依赖粮食生产,转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和大樱桃种植业。

如今,村里种植的茄子和大樱桃赫赫有名,全村几乎家家有产业,好多人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朱家村与周边其他4个蔬菜种植村的农民收入,每年以10%至15%的幅度递增,七顶山街道农民年人均收入连续10年位居金普新区首位。

业兴、人富,村也美。现在的朱家村,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全村完成20多公里的柏油路铺设和屯中30多公里的水泥路入户工程,安装路灯100余盏,建成了占地3.5万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畅想未来,朱朝治目标坚定,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做好技术人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搭建好数字农业平台,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大伙儿一定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营口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

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秀艳

撸起袖子再创业

2月下旬,天儿还很凉,但在营口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的草莓采摘大棚里暖意融融。游客们采摘着草莓,欢声笑语在棚里回荡。

“咱这棚里不打药,你看都是搁蜂箱蜜蜂授粉”,一位老人边宣传边说,“还得搞旅游,不仅有活力更有效益。”

这位老人正是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秀艳,临近参加全国两会,她忙着要把村里的活儿细捋一遍才放心。看着65岁的她忙前忙后,村民都说,太平山村能有今天,全靠“车头带得好”。

曾经,太平山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烂摊子”:村委会破落,集体欠债70多万元;村路下雨就是“烂泥塘”;因欠水费被断供,村民只能到外村拉水喝……

陈秀艳接手后,不惜把自家饭店无偿给村里经营还外债,凭着一股“轴”劲儿,带领村子修路植树、安装路灯、改造农厕、重建村委会,愣是让太平山村一年一个样,还成为全国文明村。

怎样才能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一直是陈秀艳最操心的事。从最初农忙务农、农闲打工的“双跺脚挣钱”,到现在大力发展种养产业,“黑又亮”茄子、养鸡养虾、观光采摘等门路让村民守家把钱挣,收入节节高。

村民李慎华感受真切,过去外出务工一年剩不下几个钱,后来在陈秀艳的支持下养起了鸡,从借房结婚的窘迫到现在有房有车。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还用上了扫地机器人,他和妻子说:“一点儿不觉得比城里差。”

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大家腰包鼓了,精神气儿上来了。

如今的太平山村百姓富、村容美、民风淳,人均年纯收入已突破2万元大关,但陈秀艳并不满足过去的成绩。她说:“乡村振兴,我们还需撸起袖子再创业,大家应该过更富裕幸福的日子。”

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

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吴艳良

让耕地中的“大熊猫”更肥更壮

2月26日是元宵节,东北黑土地上仍残存寒意。但是在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艳良忙碌地进行着走访。

“四叔,我过几天就到北京开会了,你看看有啥建议提提?”“康立志你说说,保护咱这黑土地,还有啥要补充的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吴艳良下了炕头蹲地头,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

成立合作社、办服装厂、建烘干塔、修广场、铺村路……作为传统玉米种植村,这些年东兴村一年一大步地快速发展。去年冬天,随着两个旅游团的到来,东兴村又开始探索旅游增收的路子。

“我们的村民像招待亲戚一样招待游客。在这个广场上,村民和游客一起举办篝火晚会。”吴艳良一边描述着旅游团进村的热闹场景,一边规划着今年的工作,“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东兴村的规划是,完善基础设施,让村民坐在炕头上就吃上旅游饭。”

在村外的大片耕地里,吴艳良正蹲在垄沟里与村民探讨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细节。“长期的高强度作业,使我们东北黑土地里的有机质明显变少了,土壤越来越薄、越来越瘦。作为农民代表,一名基层实践者,我这次带到全国两会的建议就是保护黑土地,让耕地中的‘大熊猫’更肥更壮,用提升耕作质量来守护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吴艳良说。

为了让记者了解保护性耕作这项技术,吴艳良捧起地上的碎秸秆,“冬天秸秆像棉被一样盖在黑土地上,开春一升温,就和雪水一起融入泥土中。这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做法不仅会增强地力,还会增加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农田抗旱能力,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相当于给他们建了一座‘黑色银行’。”

锦州市松山新区松山街道办事处鲍家村村委会主任

庞辉

让村子“颜值”更好“气质”更佳

刚见到记者时,庞辉有些着急。

梳着利落短发的她语速快、步速快,一系列行为举止仿佛视频中的倍速播放。“采访一会儿再唠,你们先跟着我去一个现场看看。”庞辉说。

这么急,是因为村里计划建设蔬菜冷库,确定用地范围、计算服务半径、做好成本预算等诸多事项都等着庞辉拍板敲定。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刚被选举为锦州市松山新区松山街道办事处鲍家村村委会主任的庞辉,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着感情。这几年,她一直在琢磨,如何能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2017年,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锦州庞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原来春种秋收的传统种植方式。尝试一年种植两季蔬菜,上季种马铃薯、青贮玉米,下季种白萝卜。两季下来,每亩地收入能达3000元,是原来种植玉米收入的5倍至6倍。这几年,合作社收入稳步提升。

眼下着急建设冷库,也是为了把村里的蔬菜种植产业做大做强。

生鲜农产品季节性强、保鲜期短,一旦采摘即进入腐败变质周期,在集中上市期间很难卖出好价钱。在庞辉看来,推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冷库收储生鲜农产品,延长保鲜期,是实现“丰产又丰收、好货卖好价”的必要条件。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庞辉说,不只是冷库,未来村里还将推动自来水工程落地、乡村道路改造、谋划域内公交车开通。“这次全国两会,我的建议也是关于乡村建设的。我将重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和资源,全力以赴改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让乡亲们的生活环境更有‘颜值’和‘气质’。”

盘锦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郭凯

产业强起来  人才引进来

“这尖必须得掐,花留多了影响口感。”2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盘锦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一大早就来到了他试种的碱地柿子大棚,对工作人员嘱咐起来。

马上要去北京开会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棚柿子。“3月初正是一茬果的成熟期、二茬果的结果期,胜败在此一举。”郭凯说。

郭凯,盘山县太平镇人,带领村民致富是他从小到大的愿望。但过去村民被土地困住了,户均年收入也就2万多元。

看着大伙儿紧巴巴的日子,郭凯产生建农机合作社的念头。通过流转将土地连片,进行机械化作业提升效率,创建自己的大米品牌。如今,全村4300亩水稻田,全部集中到农机合作社,村民们不仅能得到每亩地900元的租金,到了年底还能拿分红。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张家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户均年收入达六七万元。

如今,凯地农机合作社中已经有了200台各式农机具,去年还引进了一条稻米打磨生产线,客户下单立即打磨,当天发货,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

“只有一条链还不够,现在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还得靠产业让大伙儿回来。”郭凯看中了村集体的20栋标准化大棚。现在大伙儿种蔬菜、种芦荟效益都一般,为啥不一起种咱盘锦特有的碱地柿子呢?他聘请了村里的“土专家”于民,根据张家村的特点先种一个棚,明年在全村铺开。

一栋百米棚,年产柿子两三万斤,每斤批发价十六七元。“以后,咱的红火日子,就要靠这红柿子了。”郭凯高兴地说。

产业是农民致富的根本,而产业的根却在地上。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郭凯的建议集中在黑土地的保护上,在他看来,只要守住这一资源,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

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唐廷波

用好风景迎来好“钱”景

2月末的乡间,大田尚未完全“苏醒”,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一个身影正忙着进村入户。揣一个本,带一支笔,听百家之言,再与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相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几年来,在他的精心谋划下,水泉村不仅从贫困村的队伍中走出,还一跃成为村集体腰包鼓鼓的“富裕户”。

水泉村,曾经的“当家作物”是玉米。但这个4000多口人的大村,仅靠5000多亩地,再加上十年九旱,咋努力,也难以维持生计。

市级贫困村的帽子,曾让不少村民消沉。那时,村上基础设施陈旧,村集体口袋空空,还有外债、无产业,亟待一个方向、一条新路。

在喀左县提出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水泉村成立了润泽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 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土地和项目资金入股,建设施大棚,并打造花海观光、鲜果采摘、光伏发电、蔬菜认养等功能区。

随着项目区日臻完善,荒山披上了绿衣,景致引来了游客,村民鼓起了腰包。

富起来的村民有了精气神,主动为村子下步发展献计献策。

“希望环境卫生能一直好。”“希望咱的收入越来越高。”“地更好种,打粮更多是我的梦想。”

一天下来,唐廷波的本子上,记满了村民们的愿望。

“我总结下来,就是要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的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机制。我将就此内容,形成建议。”唐廷波说,同时,这些也是他们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我们要不断丰富景区业态,完善景区各项功能,将景区产业做大做强,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早日实现。”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