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迈开大步子 奔向好日子 2021年01月22日 

本报记者 胡海林

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家住朝阳北票市东官营镇黄古屯村的许金民迫不及待地准备起了窗花。牛栏里,9头牛正在埋头吃料,这是许金民一家“牛起来”的底气。

丈夫患病没劳动能力,许金民家一度外债累累。5年来,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从养两头牛开始,带领全家甩掉了“穷帽子”。

发生在许金民身上的故事,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在辽沈大地开展起火热的脱贫攻坚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八年来,全省上下一盘棋,劲往一处使,高位推进、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的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79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

“现在的生活比蜜甜。”多重扶贫政策叠加,让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色家村的王振波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拆旧房建新房,在村产业基地务工挣工资,儿子经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有了稳定工作……

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我省贫困人口收入大幅提高。截至去年底,我省建档立卡人口人均纯收入达9648元,较2015年年底的3423元增长了182%,也大幅高于2020年度的4400元扶贫标准线。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一批批产业项目为贫困地区增添了“造血机”。“三年前我来时村集体经济为零,现在两个产业项目每年增收11.5万元,另一项目投产后能增收5万到10万元。”葫芦岛市建昌县汤神庙镇汤神庙村第一书记张国通说。

建强脱贫攻坚基层堡垒的同时,一批批产业“领头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铁岭市西丰县成平满族乡石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林,一心想发展生产脱贫,却苦于没有资金。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靠发展肉驴项目脱贫致富,还建起合作社带领更多贫困户一起富。

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弥补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最近五年,我省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1385公里,维修改造5000公里,处置危桥1466座;解决2.67万建档立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建档立卡人口的行政村实现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全覆盖。

“过去只能上集市卖,现在靠网络卖到全国各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川沟村村民袁春林感慨不已。他因病致贫且行动不便,养蜂是家里唯一经济来源。依托当地的电商扶贫平台,他不再年年愁卖,而是开始愁不够卖。

八年来,我省紧抓“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环节,全面推进重点工作,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成效显著。脱贫质量稳步提高,为全省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了基础。

站在新的奋斗起点,我省将加快建立和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农村大地蓬勃活力,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前行。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