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80余幅照片聚焦辽宁脱贫奔小康 2020年11月30日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11月18日,在辽宁美术馆开幕的“奋进小康路 开启新征程”——辽宁省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名家作品邀请展,以四大艺术门类描绘、展现小康征程,各具特色、佳作云集。其中摄影作品引人关注,引发共鸣。 展览共展出优秀摄影作品84幅,思想性、艺术性突出,充分体现展览主题。镜头聚焦生动的建设一线,定格时代发展中的感人画面,记录了壮阔进程中的奋斗故事,展示了辽宁人民携手奔小康,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精彩时刻。

时代性、人民性、艺术性突出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在主席团的带领下,摄影艺术家将下基层、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作为天然使命,拥抱广袤的大地,融入父老乡亲的生活中,投身火热的劳动与建设现场,镜头成为最佳的载体,将摄影家内心对家乡、人民的爱,对辽宁振兴发展的使命担当化为丰富鲜活的作品。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志超认为:“摄影人应去民众认知甚少,潜能很大的地方;去民众略知一二,不知深刻内涵的地方;去民众熟知盛名,缺少贴近分享的地方。其着眼点和落脚点均定位于民众的需求,即摄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也正是辽宁摄影家的追求和实践。展览作品就是丰硕的成果。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信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摄影不仅能够写真生活、记录历史,更能表达和含蕴思想情感、立场观念、生活态度、精神风貌。走近,再走进,成为摄影的法宝。

尽展辽宁大地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美好生活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所反映的题材涵盖辽宁各地,将镜头延展至小康建设的各个领域。丹东的草莓大棚,大连的樱桃种植,营口的湿地,大梨树的风光,农民的文化生活,村村通公路,稻香画、赶海图、牧牛图,驻村干部等内容,展现了辽宁大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奋斗与劳动之美、之崇高。今年,省摄协加大深入体验生活力度,5月8日以来,启动“摄影名家走进大梨树”摄影系列活动。国家、省市级摄影家协会会员多次深入大梨树,通过镜头展现那里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美好生活,以此大力弘扬“干”字精神,进一步在全国、全省叫响“中国北方第一村”品牌,这也是辽宁小康建设的精彩缩影。镜头还展现了丹东市凤城大梨树村依托2.6万亩花果山打造休闲农业旅游,先后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农业公园、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庄,实现全国文明村三连冠。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贾峻峰说,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主题下,辽宁广大摄影家真正融入人民中,找到自己创作的根,力争推出更多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

中国摄协顾问、辽宁省摄协名誉主席王玉文认为,本次展览创作从题材选择、拍摄方式、摄影语言等多方面,突出了时代性、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是对现实题材创作的成功探索实践,使摄影成为凝聚振兴力量、反映小康进程的有力传播媒介、交流手段。

艺术微论

深入生活 使光影定格动人心魄

凌 鹤

“奋进小康路 开启新征程”展览中的摄影作品,以抓取人心、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光影之间,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尽收眼底。

展出摄影作品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主线,聚焦全省各地小康建设场景,涵盖内容丰富多元。如在辽西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独杆轿,朝阳市建平县延续传承着这项民间表演形式,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岭县鸡冠山乡养鹅专业户靠养鹅致富奔小康;大连市文明村瓦房店许屯镇东马屯村苹果生产已有百年历史,果农采用套袋技术为苹果增色增收;铁岭开原市的大蒜全国闻名,在当地经济发展奔向小康的路上发挥着地方农作物的独特优势,成为当地致富特色;2020年丰收节,丹东市凤城大梨树村“干”字广场上,用红红的五味子果实摆出的国旗、“庆丰收迎小康”巨幅晒秋图案;2019年9月28日,素有“中国玉都”之称的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正式纳入国家铁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村民们向驶来的火车招手;美丽的太子河流经辽阳、本溪,河水水温常年在冰点之上,水雾蒸腾,两岸结出雾凇美景;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的锡伯族少年稻田泥地足球赛正在形成新的民俗,以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游客;盘锦市大洼区赵圈河镇苇子收割实现机械化;朝阳市龙城区西大营子镇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场面……

能拍摄出如此动人心魄的作品,全因摄影家深入生活的程度之深、用情用心之深。生活与人民是艺术的源泉活水,滋养着艺术的生机与活力。脱贫奔小康的辽宁大地,全面振兴中的拼搏风貌,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百姓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在摄影家的镜头中得到了鲜活的呈现,凝聚了继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心灵力量。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