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出精品要有崇高的艺术理想 2020年09月30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本届艺术节收官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戏剧评论家和剧目主创人员,将他们的精彩谈艺片段呈现于此——

宋国锋(三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血祭龙源》是继《凌河影人》之后我与朝阳再度合作的话剧。《凌河影人》我是主演,《血祭龙源》我是导演。《血祭龙源》是一部悲壮的大调长歌,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话剧,我努力把这部戏做成《凌河影人》的姊妹篇,用浓烈的关东热辣、赤诚的黑土情怀,讲好保护红山文化的动人故事。

孙浩(评论家、编剧):作为话剧《孟泰》的编剧,我努力用现实主义手法把一位载入史册的英模还原为生活中的普通人,十易其稿,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在当下的孟泰,让今天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孟泰精神的光辉,受到鼓舞,砥砺前行。

姚居德(话剧《孟泰》主人公孟泰的扮演者):接到孟泰这个角色,我看了剧本,还看了很多资料,被“孟泰精神”深深地打动,我也努力用这种精神去塑造舞台上平凡而伟大的孟泰形象。我当时正在北京参拍一部电影,从北京乘飞机赶回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就直奔鞍山的剧组。演了这部剧,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孟泰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胡海迪(辽宁文学院文艺创作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本届艺术节,一些舞台剧目展现出让观众久久难忘的瞬间……这些瞬间,或蕴含着感动的力量,或能带来丰富的启迪。我想,一部作品中这种瞬间多了,就是好作品;一个艺术节中这样的作品多了,就是成功的艺术节。能与这样的瞬间、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艺术节经常邂逅,对每个观众来说,会是一种多么实在的人生幸福啊。

刘新阳(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本届艺术节成熟的剧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剧本创作、讨论、修改,甚至是被搬上舞台后,仍在舞台实践中继续跟进修改和打磨,所谓“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好戏是被改出来的。想要打造艺术精品,就不能忽视剧作成为精品的“创作-实践-修改-提高”这样一条必经之路。

杨锦峰(评论家):本届艺术节剧目在创作导向、思想导向、艺术导向上都努力反映历史、现实、时代和生活。文艺创作要出精品,就要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标杆,按照艺术规律去做。一个作品有了创作苗头,就要进行反复打磨,并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创作水平,艺术研究、艺术评论有发言权、决策权。“三年磨一戏”,没有严肃认真的创作精神肯定出不来好戏。

毛琦(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可以说,每一部走向全国的优秀剧目,都经过省艺术节的打磨和历练。可以说,省艺术节的举办,是辽宁推动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抓手,围绕省艺术节,各地形成了固定的艺术创作周期和艺术生产节奏。本届艺术节准备阶段,主办单位对省直及各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了严格的剧目创作要求,各地都使出全力,力求展示创作的最佳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辽宁文化文艺工作者常年秉承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情怀。

本版剧照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