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海城喇叭戏唱新曲 《杜鹃花开》再现英模事迹 2020年09月23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并摄

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开幕以来,精彩好戏陆续展演,鞍山市演艺集团推出的大型现代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作为唯一参加演出的非遗剧种,广受关注。展演背后,是传统艺术紧跟新时代步伐,焕发出更多魅力。

故事取材真人真事

9月17日19时,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在鞍山大剧院展演。剧场观众席上,男女老少都有,记者注意到,一些90后、00后成了海城喇叭戏的新粉丝。

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是以鞍山市立山区灵西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刘娟为原型创作的。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劳动模范。《杜鹃花开》的剧情从刘娟通过民主选举成为社区主任开始,横跨几个“十年”,选取刘娟出资建创业一条街、照顾孤寡老人、救助患病儿童、开办养老院、开办社区便民服务“七个家”等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重点描写了刘娟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政治品格,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不怕吃苦、甘于吃亏的崇高精神,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硬本领,塑造了一个新时代有血有肉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

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在细节刻画上感人至深,很多观众看到刘娟不遗余力地救助患病儿童的时候,感动落泪,剧场里霎时间响起热烈的掌声。该剧最大的突破是打破了英模人物的“高大全”形象,将一名基层社区干部的真实工作经历艺术地再现在舞台上。尤其是结尾,当刘娟唱出对丈夫的愧疚并对退休生活的向往时,观众们随之真正地走进主人公内心,产生共鸣,继而又一次落泪、喝彩。

剧中主人公刘娟的扮演者曹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表演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对自己来说是一次人格的升华,首先自己先把这些先进事迹学好,才能艺术地表现出来,才能感染观众。

非遗剧种展现魅力

海城喇叭戏起源于海城地区,是鞍山独有的地方剧种。海城喇叭戏产生于雍正、乾隆年间,至今约有300年历史。2008年,海城喇叭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城喇叭戏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戏”(小旦、小生、小花脸),并将高跷、秧歌融入其中。由于海城喇叭戏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表演上夸张但生活气息浓郁,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其中“跷功”“手绢功”等被巧妙地融合在表演之中,形成了跷戏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杜鹃花开》是鞍山市演艺集团继《跷中情》《孝顺媳妇》之后排演的第三部大型现实题材剧目,也是第一部英模题材海城喇叭戏,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展开等方面都有探索。刘娟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居民百姓的问题与难点,她每天与百姓打交道,家长里短、纠纷矛盾事件比比皆是,这些平凡之中见真情的事例似乎也与海城喇叭戏的艺术特色十分契合,二者相得益彰。所以用海城喇叭戏来表现刘娟的事迹,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气息,产生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传统艺术创新发展

《杜鹃花开》在创作之初,主创人员就确定了“演鞍山人、表鞍山事、说鞍山话”的创作思想。编剧董凌山与鞍山市演艺集团编剧李明辉联合创作剧本,赵黎东担任作曲,导演、演员徐培成担任总导演,孙浩元担任舞美设计。

李明辉告诉记者,该剧创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海城喇叭戏适合演出喜剧,此次题材虽为轻喜剧,但在塑造刘娟形象时以主旋律形象为主,其他配角融入喜剧元素,增强观赏性。李明辉认为,作为非遗剧种呈现现实主义主旋律题材,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是海城喇叭戏作为鞍山地区文化生态的载体,记录了这方水土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成为鞍山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二是当地百姓重要的教化、娱乐形式,让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启迪;三是地方审美观的传承也在地方剧种中有着集中体现。

“我们要讴歌英模,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希望通过展演使更多观众能走进剧场,感受海城喇叭戏的现场魅力。”李明辉如是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