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把握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三要素 2020年09月03日 

王文平 刘宁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前不久,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思政元素的挖掘应用为切入点,以教师主导力的发挥为关键,以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为依托,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秉持“三因”原则

深挖精用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高校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也是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需要秉持的三大原则。首先,要因事而化。在这里,“事”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化”是“变化”之意。“因事而化”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就是从课程的学科属性和教学规律出发,结合不同课程的自身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找到每门课程中内蕴的不同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达到融盐入水、有味无痕的育人效果。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课程”与“思政”的“触点”和“融点”自然不尽相同。思政教育元素的发掘和教学嵌入应尊重差异、鼓励多样,从而使得各类课程教学彰显独特的育人魅力和独有的思政感染力。其次,要因时而进。这里的“时”,是“时代、时事、时间”之意,“进”指的是“推进”。“因时而进”强调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应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事动态,贴近生活实践,与时俱进、与“实”俱进。当下发生的事情、国内外的热点事件一定是学生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最好的教育切入点和最佳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点。将最新的、最富时代气息的思政元素,因时制宜融入课堂教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后,要因势而新。这里的“势”,是“趋势、形势、态势”之意,“新”指的是“创新、新意”。“因势而新”就是各类课程在挖掘应用思政资源时,不仅要把握本学科的专业发展趋势,而且要准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形势,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应势而谋、顺势而为、推陈出新。当前,学生对世界局势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国际角色定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挖掘选取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的动态学习诉求;充分体现学科领域发展特点和趋势,在专业知识传递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索创新精神;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发展大势,在国际比较中解读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民族复兴大局中定位个人前途和使命。

发挥主导作用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实效,关键在教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着力于教师育人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落实“六要”要求,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提升的标准和方向。教师只有政治强、情怀深,才能坚定政治立场,坚守育人初心,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关爱学生成长,注重强化各学科专业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只有思维新、视野广,才能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表达方式,科学拓展专业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带领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只有自律严、人格正,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相较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交流机会。师生多元教学互动情境中,教师展现出来的政治觉悟、眼界胸怀、品行操守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思政育人素养的培育提升,是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提升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践行“同向同行”理念,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关键是推动各类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各课程之间是协同配合、相互“搭台”,还是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拆台”,关键还在于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应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利”,学校每个专业的每位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每个学科的每门课程也都富有育人效能。任课教师应深化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识,主动挖掘本学科课程中的思政素材,自觉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常怀思政之念,心存树人之志,将“课程思政”内化为自己的理性自觉,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育德育才”基本功和驾驭能力,既做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教书匠,又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立足人才培养方向

推进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学校育人育才的基本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足这一育人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课程思政教材体系。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教材研究、编写、使用、评价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根本方向。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教材建设,能够为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引领正确政治方向,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基本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和思政工作的奠基工程。第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理想信念、爱国情操、品德修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要素,深度融入教材内容体系和实践设计之中,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相较于思政课主流价值意识的显性引领特性,渗透于非思政课专业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元素,更易对教育对象产生润物无声的熏陶影响,凸显出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和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聚焦中国实际和中国特色。应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以科学精神自信地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更要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尤其要立足现实,聚焦近几十年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成果。将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智慧创造,全面系统融入各学科教材中去,为教材打上中国底色,让教学尽显中国底蕴,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第四,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不少学科和专业,在教学中习惯用西方理论、标准、话语解读中国实践、分析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甚至在某些学科教材中“失踪”。因此,站稳中国立场,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价值,是应对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需要,也是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的现实需要。

(作者单位分别为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研究”(课题编号14BKS026)阶段性成果)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