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响鼓重锤 决战决胜 2020年07月26日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基层堡垒不断强化。疫情期间,全省广大扶贫干部闻令而动,坚守一线,助力各地群众战“疫”、战贫。就业帮扶、复工复产、农产品销售等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坚定了贫困群体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主战场上,“暂停键”演变成“快进键”,短板陆续补齐,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底气愈发充足。

聚焦难点突重围

截至去年末,全省剩余贫困人口1.42万人。绝对数不大,却都是硬骨头,未脱贫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超过90%,破解这些特殊群体稳定有效脱贫问题,已成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的一大挑战。

扶贫实难,但迎难而上总有机。我省一方面加大了兜底保障力度,对这部分群体做到“应兜尽兜”;另一方面推行产业项目全覆盖,确保每人都至少有一项产业项目支持。

疫情突袭,加剧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难度,既要做好脱贫攻坚的“必答题”,又要答好疫情防控的“加试题”,考验的是智慧和能力。

聚焦三大难题谋超常举措。针对疫情导致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农产品销售难、扶贫项目开复工难,我省出台专门意见指导各地针对性开展工作。“点对点返程返岗”、就业交通补贴、扶贫小额贷延长还款等措施纷纷推出。截至6月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4.77万人,比去年同期高10.57%;扶贫项目开工2936个,占项目总数的95.4%;扶贫龙头企业复产率为98.6%,扶贫车间开工率达到100%。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查漏补缺,在教育医疗保障和危房改造上狠下功夫,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建档立卡人数动态为零;建档立卡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全省年初确定的6779户建档立卡户危房全部改造完成;1.42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达标。

聚焦合力攻坚强帮扶。定点和驻村扶贫有序推进,全省各级帮扶单位共投入直接帮扶资金1.2亿元,发展产业项目832个。省内对口帮扶进一步深化,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和辽河油田的对口帮扶资金全部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奔向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巩固质量添成色

到去年末,我省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91个贫困村全销号,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26万减少至1.42万,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之初的5.4%降至0.06%。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只剩“一步之遥”。面对大好形势,各级扶贫干部不松懈、不歇脚,为扎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擦亮全面小康成色而埋头苦干、挥汗如雨。

今年,我省除消除绝对贫困外,还要完成21万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这一群体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是靠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的政策性脱贫,容易出现返贫。

这又是脱贫攻坚中的一个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各地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铁岭市西丰县针对已脱贫户实施庭院养殖,每户送来15只鹅雏,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仅此一项户均增收2000元;朝阳市双塔区采取“一包二”方式,26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与4146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帮助发展到户项目3120个;阜新市彰武县大力发展短平快、中、长期三线产业,坐实产业叠加,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此外,对标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目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三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公共服务短板明显。摘帽县会不会重戴“帽”,销号村会不会重返贫,依旧是对巩固脱贫质量的考验。

“四个不摘”坚定信心。按照党中央摘帽不摘责任、政策、帮扶和监管的要求,我省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并把“四个不摘”落实情况作为督查暗访、考核评估的内容,对工作松劲懈怠的地方及时提醒、督促纠正。

“防贫机制”树起屏障。为化解返贫风险,我省各地不断强化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帮扶措施,在政策支持、保险保障等方面探索新路径。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2020年“下半场”,脱贫攻坚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正围绕医疗扶贫、教育扶贫、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收入达标五方面开展入户普查,通过普查查漏补缺,为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夯实基础。同时,继续坚持“巩固、提高、完成、预防”八字方针不动摇,紧盯目标任务,坚决攻下最后堡垒。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