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两个爱书人构筑一个“工匠之家” 2020年07月22日 

本报记者 刘永安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徐畅是沈阳三鑫集团盘锦路用材料有限公司的机修班长,其妻刘胜红是盘锦姐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培训师。夫妻二人因一句家训而结缘。婚后,他们时刻想着为自己“充电”,不放弃每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徐畅先后7次被评为沈阳三鑫集团先进工作者和创新标兵,2011年获得辽宁五一奖章荣誉称号。2019年,刘胜红因在家政服务领域业绩突出,被列入首批“盘锦工匠”名单。

走进徐畅、刘胜红的家,只见房间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家中最显眼的是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笔记本和荣誉证书。指着书柜中的20多个笔记本,刘胜红说:“这些都是我的读书笔记,单位还有很多这样的读书笔记。”而那些荣誉证书、获奖证书,无疑是他们努力读书、奋发向上的证明。

采访期间,夫妻俩电话不断,尤其是徐畅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有本单位打来的,也有集团其他分公司打来的求助电话,向他请教技术问题。

书是牵线的红绳

“我刚参加工作一个星期,就被拉去相亲。第一次与他见面,没什么感觉,而且觉得他的学历低,配不上我。”刘胜红清楚地记得当时与徐畅见面的情景。

1989年8月,刘胜红从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现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鞍山市台安县毛衫厂工作。刚参加工作一个星期,就有同事给她介绍对象。听介绍人说,小伙子徐畅喜欢读书,有钻劲,就是学历不高,只是初中毕业。

“我想找个学历比我高的,至少不能比我低,本来不想见面,可同事很热心,就没好意思回绝。”刘胜红说。

第一次见面,徐畅对刘胜红的印象极好,“那些年,拥有中专学历的人也不是很多,能找一个中专生,是我高攀了。她模样很可爱,举止落落大方。”

此后,徐畅一有时间就去找刘胜红。接触几次后,刘胜红对徐畅的印象有所改变,感觉他虽然只念了初中,但毕业后一直坚持学习,在这一点上,要比很多人强。

“最终让我认定这个人,是去了徐畅家,跟他父母见面之后。”刘胜红说,徐畅的家不大,但有很多书,文学、书法、音乐方面的都有,还有机电专业方面的,“在农村,很少有这么多书的人家。”

当时徐畅的父亲说,“你看见我们家贴的春联了吗?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是我们家每年必贴的春联,也是家训,是我书写的。我的大儿子、二儿子都从农村考学留在了城市工作,小儿子徐畅虽然没有考学,但到工厂工作后,坚持自学成才,掌握了电工知识,学会了画电路图,工作时间虽不长,但已能独当一面。”

刘胜红也是一个爱书之人,“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我特别喜欢看书,常常省吃俭用,把零用钱攒起来用于买书。”每次买了新书,刘胜红都会很兴奋,一边看书,一边记读书笔记。

“看到徐畅一家人人爱读书,有这么好的家风,他一定错不了。”刘胜红对徐畅有了新的认识,两人随后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热度也直线上升。经过9个月的恋爱,1990年5月,徐畅、刘胜红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结婚时,我们住在一间不大的平房里,屋里陈设很简单,一个衣柜,一个书柜,一张床,床头挂了一张婚纱照。”刘胜红说,“虽然家当没多少,但有了一书柜喜欢读的书,感觉这个家很温馨。”

婚后,不管工作、生活有多忙,夫妻俩一有时间就静下心来看书。那时候,周末只休息一天,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去新华书店,在书店里转一转,挑选一本好书回家读。

让人羡慕的一对小夫妻

徐畅、刘胜红的婚后生活是甜蜜的,1991年8月,他们的儿子出生。

孩子出生前两天,刘胜红还在坚持上班。之所以这么拼命,是因为她在孩子出生前4个月,调到了徐畅所在的台安县化工一厂(后改制为台安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化验室任化验员。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刘胜红不顾孕期身体不适,一头扎进书堆里学习新知识。

看到媳妇拼命学习,徐畅既佩服又心疼,默默地承担起所有家务。

“当时,县里的新华书店很少有对口的专业书籍,没办法只能去借书,然后回家抄笔记。”刘胜红回忆说,“有时候,为了尽快还书,我就挺着大肚子抄书到深夜。”而每当刘胜红深夜忙着抄书时,徐畅就在一旁陪着。赶上大热天,徐畅在刘胜红旁边扇着扇子,给妻子降温。

徐畅到外地出差,总要到书店逛一逛,除了为自己选书外,还要为妻子买一些化工原理、化工检验标准等相关书籍。这样,刘胜红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抄书了,遇到问题时还能随时翻阅。

孩子满4个月的时候,刘胜红重回工作岗位。此时,她已经掌握了化验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熟练的化验员。1993年,刘胜红被提拔为化验室主任。

“看着媳妇一天天进步,我打心眼儿里高兴,心里想,我也要像媳妇那样多学习,不能比媳妇落后。”徐畅说。

徐畅那时在厂里当电工,尽管已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化工厂涉及的电工学等业务知识对他来说,仍如同“天书”一般。

“我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为了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徐畅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一有时间,他就背基本理论,熟悉电器元件,画电路图、原理图……遇到不懂的问题,徐畅就请教父亲。徐畅父亲那时在一家企业当技术员,电气、机械方面都内行。“父亲帮了我的大忙,他是我的电气启蒙老师。父亲家的几箱子书里,有一些电工、机械方面的书籍,也都派上了大用场,让我的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徐畅说。

靠着学习和钻研,几年下来,徐畅对电气电路和电器元件性能指标做到了“一口清”,成为厂里的电工“大拿”,并成为电工班班长。

在台安县化工一厂,这对年纪轻轻的小夫妻,一个是化验室主任,一个是电工班班长,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在打拼中共同成长

1998年,企业改制,徐畅、刘胜红买断工龄,丢掉了“铁饭碗”,决心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夫妻二人来到盘锦市,开始自谋职业。刘胜红先开了一个小商店,后来应聘去一家企业做化验员。做化验员时,她工作一天,休息两天,于是就利用闲暇时间做兼职,先后做过保洁、保姆、课后班老师等工作。

与客户家庭、孩子接触多了,刘胜红逐渐对家政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认识到家政服务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把工作做到极致,她不放弃每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班。有一年,刘胜红想参加一个月嫂培训班,但学费需要2000元钱,“那时,我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2000元。面对这样一大笔开支,想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把钱交了。”

通过学习,刘胜红明白了“家政服务不是简单的做饭、打扫卫生、看孩子,而是要形成以标准化为载体的系列家政服务产品。”

刘胜红不仅注重学习,热情待人,还善于钻研、总结和创新。工作中,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类汇总,找出解决办法,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

“要学会分辨孩子的哭声,无论是饿了、困了、拉了,还是胀气、肠绞痛等等,孩子的哭声都不相同,要善于找规律,这样在解决哭闹问题时就轻而易举了。”刘胜红说。

除了学校、老师的教导,刘胜红认为自学是一个很好的提升途径。她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了做好家政服务这一行,她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先后考取了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保育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取得了小儿推拿、催乳、早期教育指导、家政培训师等专项或行业证书。刘胜红说:“工作不分贵贱,工作给我带来了快乐,学习也让我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开心。我愿用勤劳的双手、专业的技能为客户家庭带去欢声笑语。”2019年,刘胜红被列入首批“盘锦工匠”名单。

和刘胜红一样,徐畅凭着自己的努力,在盘锦也站稳了脚跟。到盘锦后,他受聘成为沈阳三鑫集团盘锦路用材料有限公司的一名设备维修电工。企业是生产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的,和原来工厂的设备完全不一样,而且基本是进口设备。面对全新的工作,徐畅一如既往地拿出他“硬学”的看家本领,看设备说明书,上网查阅资料,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目前,徐畅已经是机修班班长,先后7次被评为沈阳三鑫集团先进工作者和创新标兵,并被盘锦市总工会评为创新能手。2011年,在辽宁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徐畅成绩突出,获得辽宁五一奖章荣誉称号。

刘胜红说:“我当初选对了人家,嫁对了人。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出类拔萃,并成家立业,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补记

“救火队长”

在沈阳三鑫集团,徐畅可以说名声很大。这个初中学历的“土专家”,解决了集团多家分公司的棘手问题。

一次,由于他所在的分公司在沥青储罐区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采用了国外先进的射频导纳液位控制及报警系统,承担施工任务的安装公司不敢施工而使建设受阻。徐畅利用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加上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带领工人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使这批先进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运行投产,并节省安装调试费用20多万元。

2015年夏天,沈阳三鑫集团在武汉施工中,乳化沥青生产线电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施工无法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在当地聘请多名专家到现场分析处理,均未解决问题。眼看工期临近,集团公司安排徐畅到武汉救急。到达现场后,他根据多年经验很快找出原因,从检查到故障处理只用了10分钟。

徐畅所在的盘锦分公司沥青生产设备型号众多,一些设备经常出现控制系统错误及设备硬件故障。在检修过程中,系统错误需从外地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硬件故障或损坏需进口相关配件,这都严重影响了车间生产秩序。为了使公司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徐畅不分昼夜地开展分析研究,找寻解决办法。他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整个生产线的了解,先后进行长时间的多次尝试,成功实现用国产设备零部件对已损坏的进口设备零部件的改造和替换,并基本掌握了进口设备维修原理与维修方法,保障了生产效率。领导和同事们都称他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

徐畅是一个能打胜仗的“救火队长”。一次,一条国外进口的改性沥青自动生产线出现问题,几种原材料自动配比的预混罐液位漂移,引起配比不准确,导致无法生产。进口原装感应探头需3个月才能到货,国内无替代产品可替换。

“拆!”关键时刻,徐畅主动请缨,把探头拆下来,分析故障原因,终于发现问题症结。原来探头内部是发射电容信号,需要绝对真空,信号才能精确无干扰,这次事故源于真空密封圈高温老化引起。公司没有抽真空设备,徐畅想到将变压器油注入探头,既绝缘又能排除内部气体,重新做好密封后,成功解决了难题,恢复了生产。

徐畅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和不断探求新知的好学精神,对工作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长为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