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医生王丽燕做起了健康扫盲志愿者 2020年07月15日 

本报记者 吕 丽

“来,咱们把下周微信公众号要推送的选题确定一下,然后明确分工尽快制作出来……”自从开始做医学科普推广,这样的策划会,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丽燕已经牵头召开过很多次了。“完全是公益行为,也占用很多个人业余时间,但科室的同事们积极地参与,和我一起做健康扫盲的志愿者。”王丽燕说这条科普推广路,走的不孤单。

“现在文盲没有了,但‘健康盲’却十分普遍。”7月10日,在大连四院康复室,王丽燕讲起了要做志愿者的起因。她说医院收治的重度烧烫伤及脑卒中疾病的病患比例很高,“大多数人本身缺乏医疗知识,又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发病后导致身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丧失了恢复正常的最好时机和可能。看着患者就这样落下残疾,真让人心疼啊!”

经过反复推敲,王丽燕决定用微信做科普,注册了“复健大家庭”公众号。“一开始,我主要从医疗专业的角度做科普,文字内容较多,但从微信后台大数据监测发现,不少阅读者半途就退出阅读了,可能是觉得太专业难理解。后来我试着和同事合作录制视频,用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做康复手法和概念的普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阅读量增加了5倍。”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尝试,王丽燕现在对科普手段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有心得了。

在王丽燕做的科普推广里,既有看似简单实则内含很多专业手法的病患该怎么翻身、穿脱衣服,怎样给康复患者喂饭等内容,又有“康复应及早介入、心理康复需先行”等非常超前的专业提醒。“现在很多康复者日常都是护工照料,缺乏家人陪伴,他们身心都在受折磨,解决心理问题更关键。”令人欣慰的是王丽燕和同事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效果,公众号里的一些原创文章,引起了很多家属和患者的共鸣,好几位患者逐渐走出抑郁的阴霾,开始积极接受康复治疗。

在一次查房时,王丽燕发现一位大娘情绪低落,仔细询问才知道原因竟是想念家里的花花草草了,想放弃治疗。于是王丽燕网购了一些花放到老人病床旁,看着这些花,老人的情绪好转了。“做科普推广的过程让医护人员更加关注到患者的情绪及治疗反应,我们的责任心增强了,也主动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式。”王丽燕说,这条医患都受益的公益科普路,她会坚持走到底。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