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为辽宁高质量发展输送能源支持 ——国网辽宁电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0年05月23日 

核心提示

清明谷雨,万物复苏,辽沈大地一片盎然春意。

城市里、乡野间,一座座矗立的电力铁塔、一条条穿梭的电力银线,为振兴发展势头正盛的老工业基地源源不断地输送能源支持。无论是工厂车间先进的流水线,实验室里高精尖的科研仪器,还是田间地头的现代化农业设施,百姓家中的各种电器,通过稳定的电流和电压,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东北振兴,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牵挂的“心头事”。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深入东北三省考察。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夯实服务东北振兴的能源基础,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电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脱贫攻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一线一塔 打造发展“硬实力”

鞍山海城市享有“世界镁都”的美誉,产值千亿元的世界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在这里拔地而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海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3条生产线、26个电熔镁冶炼炉马力全开,确保订单按期交付。公司总经理杨建强说:“电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负荷的精准感知和控制,打破了我们传统‘谷期’生产的局面,即使24小时加工,用电也安全稳定。”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满足菱镁产业新增负荷需求,国网辽宁电力扩建了220千伏代家沟变电站、66千伏牌楼变电站,还新建了66千伏宁家变电站。目前又投资7.5亿元,新建500千伏析木变电站、220千伏梨树变电站,预计净增2957兆伏安变电容量,相当于再造一个普通地级城市的容量,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电源问题。电力物联网技术提供的综合性能效诊断,改进了高能耗、低能效设备的生产工艺,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用能成本。基地负责人李鹏飞说:“菱镁产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可靠的能源保障和电网技术支持。”

电力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能源工作的总要求。在辽宁省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订的“十三五”电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推动下,国网辽宁电力累计投资680亿元,全面建成规划主干网架,以及多种电源并存、源网荷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省级电网,供电能力较“十二五”末期提升700余万千瓦,跨省区输电能力达到1100万千瓦,为辽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画,要勾勒轮廓,更要描绘细节。中央领导强调,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等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建设支持力度。

暴雪、结冰、降温、大风……今年2月14日,一场强寒潮、强降雪过程侵袭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让清河城镇万利村党支部书记毛玉森捏了一把汗。暴雪一停,他踏着雪来到农产品种植合作基地,看着浇灌、取暖、照明等用电设备一切如常,毛玉森终于放心了,嘴里念叨着:“小康电,实至名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万利村建起了以香菇和木耳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合作基地,有温室大棚43座,年产香菇30万公斤、木耳2万多公斤。毛玉森说:“大棚种植电力需求大,如果用电总出故障,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生长。”2018年末,国网辽宁电力投资2.83亿元完成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康电示范县”配电网建设,解决了老旧带病运行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守护好“果盘子”“菜篮子”和“米袋子”,2016年至2019年,国网辽宁电力投资209.72亿元,全面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增加农村综合台区布点,大幅缩短供电半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两率一户”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地区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9.219%提升至99.98%,农网供电可靠率由99.73%提升至99.80%,户均容量由0.89千伏安提升至2.06千伏安。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兴隆庄乡养鸡户史磊,是44万户“低电压”问题得到解决的受益者之一。“电不稳,粉碎机都磨洋工。”提起早前,他的眉头拧成“川”字。“我养鸡15年了,每茬2000只左右。以前电压带不动16千瓦的料罐,我就得半夜起来粉碎饲料。”2019年,10千伏大兴线被列为改造项目,改造了34.162千米线路,组立了602基电杆。“你听粉碎机这声多脆楞,粉碎得还快。”史磊拔高音量说,他家这茬养了3000只鸡。

一需一策 优化服务“软环境”

4月1日,国家7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按期开工,建成后将高度实现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速“沈阳制造”转型升级,助力东北振兴和工业升级。

“我们早送电,客户早生产。”为实现客户早开工早生产,在华晨宝马提出用电申请的当天,国网辽宁电力就完成了业务受理,并提前两天实现新工厂9000千伏安的临时电力供应。

自2017年起,国网辽宁电力积极开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各项工作;2019年,进一步推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两年行动计划。如今,高、低压客户办电环节分别由9个和7个压减至4个和2个,平均办电时间分别由93.77个工作日和35.28个工作日压减至50天和15天以内,低压业扩容量接入标准由50千瓦分别提升至城市地区100千瓦、农村地区80千瓦。这些举措,提高了业扩报装的效率,有效降低了辽宁企业的用电成本,“获得电力”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也发生着明显变化。

“办电环节减少了,时间缩短了,去一次营业厅就能办完手续,对于我们生产企业是好消息。”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电力负责人杨丽娟如是说。作为国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该公司急需增容扩大生产。在接到申请后,国网辽宁电力当天勘查,一次办结,办电环节压减为4个。让杨丽娟意外的是,3200千伏安紧急增容,从业务受理到送电生产只用了6个工作日。

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国网辽宁电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政策,打出临时调整基本电费计费方式、缓交电费和降低电价的组合拳,细化实施16项具体措施,惠及180万户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13亿元;推行欠费不停供举措,允许中小企业缓交电费,实施差异化即时结算,助力1.28万户中小企业复产。

辽阳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矿石经过电炉的高温淬炼,火花四溅。公司总经理唐运东介绍说,车间每天能加工80吨左右矿石,最终生产40吨成品合金铁。“刚复产时,资金流转难度大,好在暂缓缴纳电费的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自2月份复产以来,该公司累计暂缓缴纳电费1117万元。唐运东说,虽然只是暂缓缴费,对企业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仅辽阳地区,暂缓缴费的中小企业多达56户。

当前,党中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国网辽宁电力扎实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积极让利于客户,共享政策红利。推广国网App供电服务主渠道,支持电子合同签约、供电方案现场答复、常用业务“最多跑一次”等现场作业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百米”。

一点一滴 啃下脱贫“硬骨头”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吹响脱贫攻坚总攻冲锋号。

要想实现脱贫攻坚,就得挑重点,啃下“硬骨头”。国网辽宁电力积极履行央企责任,以产业帮扶为基础,坚持电网攻坚、光伏扶贫、精准帮扶三体并重,大力实施“电亮三农”专项行动,创新开展“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在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该公司累计派出驻村工作队28支、队员92人次、“第一书记”30人次,定点帮扶的2个贫困镇、3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春日一早,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村民就忙活起来,他们山上耕作、山下养牛。在阳光照射下,辽宁伟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棚顶的光伏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老虎村的扶贫带头人,党的十九大代表、合作社技术员张旭说:“养殖和光伏相结合的扶贫模式,让贫困户看到了脱贫希望。”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018年6月20日,国网辽宁电力投资315万元、总容量450千伏安的光伏电站在牛棚顶并网发电,构建了由地方政府主导,供电企业、农业合作社共同参与的“旭光”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产生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购置带孕母牛,发放给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另一部分以分红形式帮贫困户脱贫。按照市场价,一头牛可以卖到2万元,三年就能靠养牛脱贫。2020年,每户贫困户至少有4头母牛,总价值10万元以上。

村民赵向党就是靠养牛脱贫的。患有脑血栓的他走路靠拄拐,老伴体弱多病,种地是唯一的收入来源。2019年年底,赵向党家脱贫。说到今年就可以卖牛了,他眼眶微红:“从没想过能有这样一天,我和老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电力公司和合作社。”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国网辽宁电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实施光伏接网工程,全省光伏扶贫电站接网容量4.59万千瓦,累计支付光伏扶贫上网电费727.39万元,支付扶贫补贴资金867.47万元。还向定点帮扶的贫困镇、贫困村累计捐赠资金2742万元,捐建21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疫情防控期间,锦州义县侯家岭的“巧妹子”服装厂终于找到了“好人家”,20多名留守妇女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侯家岭村是辽宁省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巧妹子”服装厂成立于2018年7月,是国网辽宁电力重点帮扶的集体经济示范点,不但能为留守妇女每月带来近2000元的收入,也让村集体收入有了新的增长点。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想办法、找货源,让服装厂重新运转起来。尽管忙,但是“巧妹子们”却很高兴。厂长闫菊笑着说:“前段时间可把我愁坏了。驻村工作队一来,我们就找到‘主心骨’了。”

当前,随着“新基建”的发展,东北振兴的步伐越来越快。国网辽宁电力依托大数据应用,积极构建“电力扶贫画像”,划分贫困帮扶等级,为政府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精准扶贫,针对脱贫摘帽的15个贫困县和32个定点帮扶对象的用电量、家庭收入等数据,开展长期监测预警,协助各级政府跟踪脱贫人口后续发展,避免返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张爱萍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