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鲅鱼圈区绘就百姓生活“幸福圈” 2020年01月14日 

本报记者 徐 鑫

核心提示

营口市鲅鱼圈区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让高质量发展更多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城乡垃圾统筹清运处理全覆盖,改造农村厕所3992座;对16个村、社区党组织阵地进行修缮和改造升级;解决动迁、冬季供暖、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重点难点问题147个;投巨资建设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对红海河、二道河、沙河等主要标志性河流进行集中整治,全力守护这一方沃土的青山绿水……

鲅鱼圈区不断构建高品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幸福鲅鱼圈,使百姓在感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同时,更触摸到了与自身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民生温度。

做好咫尺之间民生福祉大文章

春节前的鲅鱼圈,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

生活在鲅鱼圈是幸福的,而幸福来自于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民生温度。

在芦屯镇贺店村,让村民徐宽平开心的,不仅是政府为他们家安装了水冲厕所,还有出门看到的美丽村庄。整洁的村路上,绿色的垃圾桶甚是醒目。村干部告诉记者,村民只要把生活垃圾放进自家门口的小桶里,就会有环卫工人统一收集到村里的封闭式垃圾箱,环卫部门再负责统一清运处理。昔日垃圾漫天飞舞、臭味难闻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

如今在鲅鱼圈,已经实现了城乡垃圾统筹清运处理全覆盖,昔日堵塞河道的垃圾不见了,臭气熏天的环境改变了,一个个美丽乡村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村民对家园多了一份深情,多了一份眷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鲅鱼圈区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理论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聚焦重点难点,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一项项“走心”的举措犹如冬日暖阳,让百姓在咫尺之间感受民生福祉。

在主题教育中,鲅鱼圈区首先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夯实思想根基。开设多期“原文讲堂”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党校教授为全区党员干部解读必读书目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针对2300多名流动党员、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专门开展了“基层送学”活动,累计送学上门、在线送学5000余次,确保学习教育不落一人。开展典型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区各条战线选树7名典型,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讲述大家身边的初心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举办主题教育知识竞赛,共有43支队伍170余人参赛,掀起学习热潮,进一步巩固学习教育成果。

坚持动真碰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农村垃圾在全市唯一实现日产日清、日扫日运,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100%。完成禁养区划定,78家养殖场全部搬迁。推进村屯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改造农村厕所3992座,自来水入户428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2.5%。

紧扣调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区级领导以调研为抓手,解决项目动迁、冬季供暖、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重点难点问题147个。去年,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航天产业园项目10万平方米土地、128户居民动迁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18栋楼、6414户居民的供热、排水、燃气,维修供暖管道13.4公里,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加强城区物业管理,对全区300多栋弃管楼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安排专人负责物业管理。区委针对群众诉求,重点研究解决了41个小区商品房房产证办理问题,已为2.6万户商品房、3625户回迁居民办理房产证,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聚焦就业创业,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共组织招聘会97场,累计参会企业9000余家,接待求职者10万余人次。新增创业人员登记1080人、就业6500人,发放创业补贴314万元;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30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021万元。落实建筑行业“三金三制”制度,全部办结农民工讨薪案件,为农民工拿回工资总计1200余万元,让农民工权益更有保障。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大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管理力度,推进13个新成立社区全部组建党支部,调整了10名不胜任不尽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补齐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2019年年初以来,投入500余万元,对16个村、社区党组织阵地进行修缮和改造升级,培育党建示范点16个,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31个,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显著增强。

幸福民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鲅鱼圈区中心医院,营口市迄今为止最具规模的医院胸痛中心的成立,为本地区胸痛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环境。若按以往,患者发生胸痛往往会盲目辗转各个科室,错过最佳救治时间。而胸痛中心的成立,可以按照国际标准,让心肌梗死患者在90分钟内完成从入院到开通闭塞血管的全过程。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每提前一分钟,都会为生命增添一份保障。

胸痛中心的成立,是区中心医院内科康复病房楼中众多成果的一个缩影。自去年4月以来,鲅鱼圈区投资3.22亿元建设的内科康复病房楼投入运营,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了一个功能齐全、流程合理、设备配套、系统完善的就医环境,以及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新建内科康复楼坐落于区中心医院主体综合楼东侧,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以内科、康复及五官科病房为主。新大楼的投用,有效地扩大了区医院的医疗空间,完善了医院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全区患者看病住院难的问题,让病人得到人性化、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据鲅鱼圈区中心医院负责人介绍,康复病房楼的建成让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一楼透析中心,最多可容纳65名患者同时透析,透析环境显著改善,患者就诊满意度极大提升。四楼胸痛中心,建起了专门的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小组,形成急诊室、绿色通道介入治疗小组、心导管室和心脏监护病房的联合救治网络,使当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得到最佳治疗时机以及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新建病房楼还将成立脑卒中中心,保证脑血管意外病患的最佳诊治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卫生事业水平,满足百姓健康需求,近年来,鲅鱼圈区在医疗保障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继中心医院康复中心投用之后,总投资3.67亿元的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异地重建项目目前竣工,将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化发展,对于提升鲅鱼圈整体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鲅鱼圈区近年来谋划推动的一批民生工程项目,使全区公共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让幸福民生看得见、摸得着。

关成是熊岳镇新城社区居民,每天都要到社区居家和养老服务中心和球友打台球,做按摩,这让他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快乐:“我基本上天天过来打台球,玩健身器,结交了不少朋友。作为老年人,老有所乐,活得有滋有味。”

为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鲅鱼圈区在全区11所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确立以盐场、新城、红星、蓝旗、南台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试点单位,并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9万元,对5家试点单位进行适老化改造,使其具备了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功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鲅鱼圈区南部新城区,为缓解周边地区学子的就学压力,鲅鱼圈区政府投资1.55亿元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岁末年初,记者在新城学校采访时,正赶上新城学校小学部的社团搞活动。新城学校校长张楠告诉记者,秉承“启迪学生智慧,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综合考量社团课程开设符合全员参与性、连续性、层次性、趣味性、自主性等特点,小学部共组建数学思维训练、英语流利说、口才与诵读、软硬笔书法、泥塑与陶艺、儿童画、尤克里里、电声乐队、合唱以及男子篮球、女子排球、田径等15个社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楠说,新城学校是区内目前为止软硬件设施最为先进的学校,集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于一体。学校为强化师资力量,集中引进“985”“211”等各类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入校任教,还将陆续从区内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加入其中,全力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鲅鱼圈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为促进全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区委、区政府于2017年提出了教育“七个一工程”,即确保每一所学校经费按时足额发放;连续三年,每年招聘、引进“985”“211”名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教师不少于100名;全区教师进修培训费每年人均新增1000元;按有关规定让每一位教师超时超量劳动得到合理报酬;解决好每一位教师中午就餐难的问题;解决好每一名学前儿童普惠制教育问题;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学业。

目前,“七个一”工程在鲅鱼圈区已经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据了解,刚刚过去的2019年,鲅鱼圈区除新城学校建成外,新建的区二高中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区中心幼儿园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19年,全区引进“985”“211”等各类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教师112人,师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7.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8%,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推行小学阶段分段式教学管理模式,覆盖率100%;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

综合整治河道大气着力生态攻坚

圣水河是红海河的一条支流,过去鲅鱼圈段不仅有生活垃圾,还有生活污水排入,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影响了红海河水质。从2018年6月开始,鲅鱼圈区政府陆续对圣水河等河道进行综合改造,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保护好青山绿水。

对红海河、二道河、沙河等主要标志性河流进行集中整治,全力守护这一方沃土的青山绿水,在鲅鱼圈区已持续多年。

如今在鲅鱼圈,出门即是公园,入眼就有美景,已成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鲅鱼圈区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努力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打造城市绿色发展新面貌。

在熊岳镇温泉片区扩容改造后的污水泵站,记者了解到,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整个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运营。改造后的污水泵站进一步完善了温泉片区的污水排放设施,也让这个区域的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得到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直接排入沙河问题,同时也让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生态环境是最直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鲅鱼圈区委、区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2019年,全区下大力气解决百姓关注的环境问题,除温泉片区污水泵站扩容改造工程外,还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充分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红海河不仅是鲅鱼圈区的主要景观河流,同时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河水水质问题一直备受群众关注。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鲅鱼圈区自2019年9月开始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中水是指城市内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经过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后,处理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该工程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中水通过提升泵站和压力输水管线,将中水引入红海河,从而解决红海河因河水不流动而产生的水质问题。

据了解,区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5万吨污水,产生中水4.5万吨。中水回用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补充河道景观用水、改善河流水质,还可作为市政中水主干管线,为周边区域采用中水进行绿化灌溉、冲厕、洗车等综合利用打下基础。

水要清,天要蓝。大气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去年,鲅鱼圈区不断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深入实施燃煤锅炉治理,加强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治理扬尘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秸秆禁烧综合管控,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优良天数比例达85%。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如今,鲅鱼圈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升。2019年4月9日举办的中国北方(营口)鲅鱼圈开渔节,就生动演绎了鲅鱼圈人的生态文明理念。

据了解,每年春季,鲅鱼圈的渔民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鲅鱼圈区将传统的渔民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弘扬海洋文化的盛大节日,并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倡导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海洋理念,推动鲅鱼圈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

对于鲅鱼圈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脚步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新的一年,鲅鱼圈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一区四中心”建设,抓牢实体经济,壮大主导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民生福祉,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