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八村共种“幸福果” “飞”出一片新天地 2019年12月17日 

本报记者 孙大卫

“天天起早贪黑,终于在上冻前干完了,不然咋和乡亲们交代。”12月4日,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时景凯指着门口刚建好的暖棚对记者说。他如此上心,因为这里关系着全镇的脱贫大计。

杨木川镇地处宽甸县南部山区,特别适合蓝莓种植,但由于销路不畅,蓝莓产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全镇8个村中有6个是贫困村,集体经济空白,脱贫后劲不足。

怎么办?通过多方学习,“飞地经济”成了杨木川人发展的新机遇。将8个村的扶贫款集中到一起建蓝莓基地,找“能人”统一管理,收益各村按比例分成。

两年前,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如石击水涟漪不断。有人觉得这是“杀富济贫”的集体经济大锅饭,还有人怕担责任连连摇头。

时任镇党委书记孙明灏给大伙算了一笔账:资金不足,自然条件有限,缺人短路子,大事终难成。但若能将优势资源整合到一起,挑镇里最好的地方种,让最有本事的人管,找最广的销路卖,既有了规模优势,还省得各自操心,肯定比单打独斗效益好。

这么一说,大伙心里活络起来。

可谁来领头干呢?孙明灏想起了远近闻名的蓝莓种植大户时景凯。他既是技术专家又是经纪人,手里还有现成的树苗。经讨论一致通过,310万元扶贫款正式“交”到他手上。

2018年,基地一期10栋蓝莓暖棚建立起来,8个村占股85%,时景凯用土地、树苗、厂房、技术入股占15%。财务账目定期公开,选址在全镇最适合种蓝莓且交通便利的金安村。

“刚开始干的时候,总有人来看,我不怕看,越看我干得越起劲。”那会儿,时景凯每天吃住都在地头,侍弄树苗就像照顾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基地很快迎来了第一次丰收。2018年年底,8个村实现经营收益12.57万元,全部告别“空壳村”;316名贫困人口,通过村级集体二次分配每人得到300元分红;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初尝甜头,大伙劲头更足,基地二期工程随即上马。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各村又整合资金350万元,决定再建10栋大棚。预计今年年底基地将盈利30多万元,明年年底收入将翻倍。届时,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从蓝莓基地得到分红。

记者感言

GANYAN

针对部分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人才缺乏、销路不畅的现状,将资金聚集发展“飞地经济”不失为一个脱贫捷径。通过握指成拳的资源整合,一起上项目、择优谋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精准选择,找到最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要寻得确实懂技术、了解市场、责任心强的负责人。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既要保障财务公开透明,也要让领头人动力不断。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