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技能大师进校园,缩短了技工院校学生向企业技工过渡的磨合期 一师双职 打造技工培养直通车 2019年11月20日 

本报记者  徐铁英  文并摄

提要

前不久,我省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完善技工院校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进学校的双向流动机制。

《意见》鼓励技工院校教师同企业人员相互交流、互派互聘,探索并建立技工院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我省加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我省一些技工院校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从企业聘请技能大师和专业技师,负责学校的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缩短了技工院校学生向企业技工过渡的磨合期。

大师进校园,能为技工院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变化?解决哪些问题?

请看本报调查——

引子

辽宁省功勋技能人才、焊工高级技师刘牧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负责焊接车间的生产安排和指导,一个是在辽阳技师学院焊接系担任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

这种“双跨”源于7年前的一次合作。2012年,通过政府部门牵线,辽阳技师学院焊接系与焊接行业的高级技师刘牧联合在校内申请设立了省级大师工作站,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申请设立了国家级大师工作室。

这次“联姻”,辽阳技师学院是主动方。焊接系主任王秀凤并不掩饰主动“联姻”的意图,她说:“焊接专业是我们院的拳头专业,刘牧老师在焊接领域是响当当的人才,就是想通过这次合作,一方面提升本院的实力和品牌,一方面把刘牧老师请进学校,指导和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培养的适企性、适岗性。”

学生在校学习的多是焊接的基础操作技能,与企业一线的实际生产存在很大距离,学生就业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真正适应企业的生产岗位。

这个过程就如同磨合期,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新上岗的员工也很难在短期内提升技术水平和收入,又制约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

刘牧所在企业以焊接岗位为主,生产技术与专业教学内容十分贴合,但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和产品的复杂性,企业无法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双方“联姻”,就是想缩短这个磨合期。

于是,企业技能大师被请进校园,把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和技术规范引入教学,让学生毕业后就能快速甚至直接进入生产一线,打造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直通车。

实训教课与一线生产无缝对接,学生的适岗性增强了

“这个教学模型有端面、外圆、沟槽、螺纹十多个工艺点,车工的技术活这上面基本都囊括了。”“车工生产最关键的是安全,先不着急操作,每一个安全规范都要牢记,按要求按步骤操作,才能不出差错。”省级技术能手、车工高级技师牛德文说。

每周平均有三天,牛德文都会出现在辽宁工程职业学院的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为车工专业的学生上课。

为了充实机械工程系的实训教师力量,打造品牌专业,早在2012年,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就聘请了牛德文担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并依托设在机械工程系的铁岭市公共实训基地申请了牛德文大师工作站。从那时起,精于一线操作的牛德文便开始承担起车工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按教学计划安排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这与企业师带徒的方式不同,在企业我一次只带一两个徒弟,完全是在生产过程中传授技术、以干带训;而在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是有计划的,我需要把所掌握的一线生产技术进行总结提炼,再与教学计划结合,有针对性地教授给不同年级的学生。”牛德文说。

而在学院看来,牛德文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实训教师短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把一线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和宝贵经验引入教学,让学校的专业培训与产业发展不脱节。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赵轩总结得很准确,“以往学校教育以理论为主,实操课教授的也是熟悉机床、打磨刀具、加工零部件这些最基础的技术,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看到产品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还得经过企业再次培训才能上岗,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岗前培训的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预期。”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扩建了实训基地,增加了实训课时,除牛德文外,还从社会上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师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从以理论为主向理实一体化转变。

高级技师进校园的效果确实达到了学院的预想。以往毕业生在企业要经过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适岗培训,才能掌握一线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而在校期间就熟悉一线生产流程和常用技术的学生,适岗性大幅提升。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高宇顺说,本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基本一个多月就可以成为熟练工,有的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学生进入企业甚至可以直接上手。

记者见到杨帆的时候,他正在一台数控机床前操作,从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凭着较高的技术水平,26岁的他已在车间里独当一面。而早杨帆几年毕业的王战怀,已经成为一家机械加工企业的厂长,主抓生产技术。

大师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在学校改进教学“工艺”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加工实训基地的车床比企业生产用车床多了一个安全装置。

实训车间主任左龙俊拿起扳手、插进零件说:“这是一个安全装置,名字叫车床扳手安全归位装置,以往学生实训时由于不熟悉生产流程,易把扳手遗留在车床上,设备一启动,扳手会飞出去伤人,有了这个装置后,扳手不归位,车床就启动不了,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个安全装置就是牛德文大师工作站的技术团队专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发出来的。

大师在企业时改进了生产工艺,进校园后改进了教学“工艺”。

牛德文到学院不久,就对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提出了改进意见,“企业车间对车床间的距离和摆放是有标准的,学院实训车间的车床摆放过密,建议按照企业实际环境对实训基地进行改造,让学生离校前就能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和规章制度。”

系里采纳了牛德文的建议,将原来80台车床的摆放密度调整为60台,并按企业实际生产环境摆放。牛德文还带领团队与系里研讨、论证,设计了综合加工车间生产型设备布局,指导学院按企业生产标准建设了一个综合实训车间。

走进这个综合实训车间,犹如进入一个加工企业,十米多高的举架,上有天车,下配机床,形成完整的生产线。

系主任赵轩对这个综合实训车间特别感到自豪,他说:“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加工企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生产能力,我们有时从企业揽一些零部件的活儿,在这个车间里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做,增强学生对实际产品和技术规范的熟识度。”

而在100多公里外的辽阳技师学院,身兼双职的刘牧也投入到教学产品的研发改进中。

“以前焊接实训教学,只是教授基本操作技术,训练项目也多是板材焊接,不加工产品。而企业的产品通常是不规则的结构件,学生到企业实习时,经常出现看着图纸、拿着原料不会做的现象。”刘牧说。

如何建立教学和生产的有效联系,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转化融合,一直是困扰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症结。

了解到学院焊接系主任王秀凤的困惑后,刘牧承担起教学产品研发的任务,焊接专业的实训模式也开始向以教学产品为纽带、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的方向调整。

刘牧拿出一个教学产品给记者看,“这其实就是企业代加工的小件,别看模块小,但有5道焊缝,包括平、横、角等多种位置和形式,学生做这个特别练手。”

如今,焊接专业的实训基地俨然成了辽阳技师学院的生产车间,学校的桌椅、围栏、床具等都是焊接专业的学生自己加工完成的。学院也从社会上承接一些企业的加工任务,让学生适应不同原材料、不同产品的技术规范。

聘企业技能大师当教师,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随着企业技能大师进校园的逐步深入,并渐成体系,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和辽阳技师学院共同的感受是,这一探索模式已经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逐步优化的推进器。

从最初的提升毕业生就业适岗性,到带动培养方式向理实一体化转变,进而推进教学方式改进,到目前,两家学院在摸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向努力。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利用自己综合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人才优势,将铁岭合力机械有限公司引入实训基地,由牛德文大师工作室担任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加工,既解决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在参与实际生产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了生产一线机械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在内引上谈合作,辽阳技师学院则在外招上下功夫。

从2015年开始,辽阳技师学院与焊接用工较多的大型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进行冠名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产业一线最前沿的技术规范。

辽阳技师学院通过与土耳其一家企业的冠名培养合作,解剖了他们致力推进做大做强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依托自己的教学资源,负责为企业冠名培养的学生做专项技能培养和岗前培训,设备、耗材、技术由企业提供,这就将原本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做的岗前培训,转移到毕业前在学校进行,企业节约了岗前培训的人力成本,学校也解决了没有能力购买大量高端耗材提供给学生做实训的困扰,这让双方都受益匪浅。

“最关键的是,这家土耳其企业的产品在国际上领先,所用的技术规范都是国际标准,这是给学生上的最好的实训课程。”王秀凤说。

按照协议,每个月这家企业都会派技术团队到学院指导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有焊接生产技术规范,还有企业安全管理、精益生产等内容。培训考核方式采用的是由企业方主导的定岗考核,即在校期间就直接定岗定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生完全掌握了这家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进入企业后在生产线上适应两三天就可以投入生产工作,真正实现了毕业即入职,入企就上岗。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