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弦歌高唱七十载 立德树人绽芳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校七十周年巡礼 2019年09月10日 

李  木  本报记者  侯悦林

核心提示

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礼赞。它朴实无华,没有宝石般的绚丽色彩,却是国计民生之必需;它坚韧顽强,经大地亿万年高温高压淬炼而成;它无私奉献,燃烧自己温暖世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辽宁工大)中华路校园矗立着一座“太阳石”雕塑,这所大学的诞生、壮大、转型、辉煌,都与此息息相关。

在14万毕业生心目中,主楼广场的“雄鹰”雕塑是他们心中的图腾。雄鹰目光如炬,展翅欲飞,镌刻在基座上的“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太阳石理性深沉,雄鹰创新进取,一南一北,一动一静,两座雕塑成为大学精神的最好诠释: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埋头苦干,追求卓越。

辽宁工大,与共和国同龄,扎根艰苦行业和艰苦地区,秉承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辽宁区域和地矿行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历经行业变革、地域转型、科技巨变,铸就“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并以此作为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之根本。

辽宁工大,与时代同行,以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工作主线,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征程上,3万名师生精勤于内,优秀毕业生践行于外。内外合力,积蓄起“双一流”建设、再创煤炭行业“黄埔军校”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展望未来,辽宁工大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实施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人才强校、文化引领五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

大学精神篇

“太阳石精神”烛照砥砺奋进路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艰苦行业和艰苦地区铸就的“太阳石精神”,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完成了辽宁工大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华丽转身。

多端发祥、肇基四地、汇流阜新、底蕴深厚。

遥想70年前,新中国百废待兴,号称“工业粮食”的煤炭是国家紧缺资源。伴随东北煤田大开发步伐,承载着“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地区成立了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升格为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上世纪60年代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在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同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和2000年,阜新工业学校、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和辽宁省财政学校先后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虽数易其名,“太阳石精神”始终烛照前行。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的初心和使命。

艰苦行业和地区铸就大学精神

在中国能源版图上,阜新市举足轻重。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有4个能源项目安排在阜新,且都与煤炭有关,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新中国成立之初,阜新矿区以煤为纲,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建思路,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之这里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风沙漫卷,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建校之初,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响应党的号召,怀着为新中国煤炭事业培养人才的爱国之情,离开繁华都市千里迢迢来到阜新,居陋室、简衣食,弦歌不辍;精于学、笃于行,诲人不倦。

1943年,王植棠考入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是闻一多的弟子。抗战胜利后转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50年11月,他携妻带子从广州来到阜新,在这所安静的校园里不为名利所扰,潜心致学,桃李满天下。

1959年8月12日,孙明岳是坐着毛驴车到学校报到的。当时机械制造教研组只有两名老师,孙明岳教书育人四十载,在阜新结婚生子,子又生孙,朴实豁达的本色从没褪色过。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

地处辽西,长期隶属于煤炭行业,辽西人民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和煤矿工人不怕牺牲、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时刻影响着象牙塔里的师生。在艰苦行业、艰苦地区的双重磨砺下,在地域文化和行业文化共同建构下,历经时光淬炼,铸就出“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以及“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

一代代名师躬身执教匠心育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张美东、丘永权、程渊如、蒋大有、章梦涛、孙宝铮、范学理、黄伯轩、南岳、刘光宗、杨勇、杨芳春……这些老一辈学者以及他们培养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扎根艰苦地区,脚踏实地、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克服办学和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为学校发展壮大无私奉献,他们是“太阳石精神”的书写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章梦涛和他的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随时可能坍塌或瓦斯爆炸的矿井,一举攻克煤炭界200年未解之谜——冲击地压失稳理论。

上世纪70年代,范学理自己动手制作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台。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实验台,催生出许多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际首创的覆岩破坏离层时空分布理论。

黄伯轩为了推广自己提出的无煤柱开采理论,每年有七八个月在外奔波。为了节省时间,他发明了“站台见面法”。每次路过阜新,让儿子把换洗衣服送到站台。有一次,儿子告诉他妈妈病了,弟弟没考上大学……黄伯轩当时一心搞科研,顾不上家里的事,硬是没下车,去了晓南矿。

每逢节日,刘伟和老伴儿拎筐提桶来到学生宿舍,趁学生还没起床,把自掏腰包购买的鸡蛋、粽子和月饼放在每个人床头。毕业前夕,全班学生来到刘伟家里,齐刷刷地行鞠躬礼,“刘爸,谢谢您!”此时此刻,师生情已升华为父子情、父女情。

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之道,在于良师。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是理性、仁爱、创新、智慧、价值观念与博大胸怀的代表。

今天的辽宁工大,汇聚了一支以长江学者、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国际化的视野和诲人不倦的品行,帮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太阳石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工大学子朴实无华追求卓越

70年来,工大学子在校诚朴求是、勤奋学习,离校扎根基层、吃苦耐劳,成为新时代“太阳石精神”的书写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代代不辍、历久弥坚。

1968年,全校1000多名学生到阜新矿区参加3个月的井下劳动。李正中被分配到平安一井“攉大锹”。打眼放炮过后,同学们拎着大锹一拥而上,把煤攉到煤溜子上。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一干就是8小时。到地面上一看,个个儿是包公脸,除了眼白和牙齿全是黑的。至今回想起来,李正中教授感慨地说:“我在矿工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以科研报效祖国的初心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2006 年,刚刚落成不久的葫芦岛校区举行夏季学生毕业典礼时,中途突然下起大雨,数千名师生被雨水淋透,却没有一个人走动,没有一个人离开,秩序井然直到典礼结束。大学精神、师生风骨,不是辉煌时的分享,而是艰难时的不离不弃。“太阳石精神”的代代传承,让葫芦岛校区在短短数年间拔地而起。

邢经纬自幼患有脑瘫和小儿麻痹症,医生预测他活不过12岁。可是他不仅战胜了死神,而且还以优异成绩考入辽宁工大。每天凌晨四点多,其他同学还在熟睡,邢经纬已经起床送早餐了。他家境贫寒,课余时间大多用在送快餐、家教等兼职工作上,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还能贴补家用。邢经纬品学兼优,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2018年作为我省唯一的硕士生代表参加团中央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借助“鸿儒讲坛”传递乐观、顽强、勤奋的青春正能量,帮助无数学子完成学业,继续梦想。

七秩风华,人才辈出。辽宁工大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无论在世界屋脊还是百米井下,无论在卫星发射中心还是知名学府,每一个能够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地方,工大毕业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政要校友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55位,院士校友数量位列全国第51位。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成长经历:踏踏实实从最基层做起,深入实践、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用行动诠释着“太阳石精神”。他们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如群星璀璨,使母校流光溢彩。

新时代为“太阳石精神”

注入新内涵

长期以来,辽宁工大植根辽西地区,没有中心城市优越的办学资源和人才成长环境,在引进人才、对外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以及招生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注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每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

步入新千年,以阜新成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标志,地域、行业双双拉开转型振兴大幕,辽宁工大也再次开启革新之旅。

2018年,辽宁工大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在国家发展、辽宁振兴、行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出发,结合发展历史和办学现状,党代会确定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以服务辽宁区域和地矿行业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工作主线,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实施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人才强校、文化引领五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积极探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今年以来,一系列新气象、新作为,在这所大学不断涌现。

依托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打造学科群,为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建设打造“定海神针”。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年来本科专业由44个增加到73个,再调整到59个,调整旨在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成了划转地方后人才培养由单一服务煤炭行业到辽宁、行业双服务的转变。

辽宁省首家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瞄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两年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200余人,新工科建设初具跨越之势。

9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9个专业获得辽宁省一流专业称号, 5门优质课程在“清华-学堂在线”国家级课程平台上线,学科影响拓展海内外。

辽宁工大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全面建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应用型大学”的百年发展目标。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辽宁工大人将在“太阳石精神”烛照之下,一代接一代砥砺前行,不负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

特色服务篇

牢记“辽字号” 不改“地矿缘”

“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以服务行业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己任,在社会服务与奉献中体现大学价值。

从中专到重点大学,从煤矿学院、矿业学院再到辽宁工大,由单一面向煤炭行业办学,到融入行业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纵观辽宁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图强奋进史,能清晰看出一条主线:始终与行业、区域和时代发展同步,牢记“辽字号”,不改“地矿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为“太阳石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牢记“辽字号”使命提升服务水平

辽宁工大牢记“辽字号”高校的责任和使命,突出服务辽宁导向,聚焦“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中的重大技术和社会问题,瞄准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精心编制发展规划,顺势而为全面融入,积聚新动能,培育新增长点。

加大对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服务力度,深化与阜新市、葫芦岛市的市校合作会商机制,建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端合作平台。2018年,辽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国家战略,发表12篇咨政建议,出版17期《决策参考简编》。为深入了解阜新市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状况,基地成员深入120家企业,通过调查问卷、深入访谈等方式,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阜新市工业发展贡献工大智慧。

不断加大科技成果在辽转化力度,增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能力。牵头组建辽宁省安全技术与装备产业、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和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洁净利用产业3个省级校企联盟,积极参与23个省级校企联盟,以协同创新姿态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成功举办校企合作交流暨对辽服务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与省内4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辽科技成果转化总经费比2017年增长近8倍,毕业生在辽就业率达70.22%。

不忘初心紧扣行业脉搏

建校70年间,辽宁工大一直是地矿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伴随行业升级之步伐,学校立足地矿特色,在建设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辽宁工大不忘初心,紧扣行业脉搏,在保持传统地矿行业服务优势基础上,注重传统优势研究方向的理论创新,培育与未来能源行业对接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在大工程、大安全、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形成新的服务特色,在深地、深海和智能装备等领域和方向上占有一席之地。

辽宁工大大力推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质量和水平实现新突破。近十年来,科技经费总额达23亿元,承担“页岩储层缝网扩展的力学机制及定量表征”等国家重大项目30项,“冲击和突出耦合致灾过程连续-非连续方法研究及应用”等国家自然基金292项,“共产国际与东北抗联关系的历史考察”等国家社科基金5项;获得“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等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复杂开采条件下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自燃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等省部级奖励360项;授权发明专利534件,其中,“一种自支撑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等17项专利实现转化;先后获批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矿山安全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36个,“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等省级创新团队10个。

为中巴两国露天矿贡献工大智慧

辽宁工大因煤而立、邻矿而建,中华路校园距昔日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矿仅数里之遥。1986年成立“沉陷研究所”,1997年成立“采矿损害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矿山开采损害技术鉴定中心”,在露天开采、沉陷治理、边坡稳定、灾害防治等学术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

去年,我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适时启动海州露天矿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基础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辽宁工大作为牵头单位,与相关机构协同攻关,从地下水、土壤、植被恢复、地质灾害防控入手,为破解露天矿坑生态修复与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工大方案、工大智慧。

在万里之遥的巴基斯坦信德省,辽宁工大专家团队承担了世界第七大煤田——塔尔露天煤矿II区块首采区东帮边坡稳定性研究项目。边坡稳定事关矿山安全,是露天开采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在辽宁工大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下,塔尔露天矿边坡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于2018年6月21日顺利产煤,进一步彰显了辽宁工大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6月14日,辽宁工大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签署共建塔什干铁道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合作协议。与以往派遣专家现场指导、短期讲学不同的是,此次辽宁工大把本校采矿工程专业整套建设方案,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全部输送过去,“塔什干模式”探索出一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新路径。

国际交流七成在“一带一路”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朴实无华,实实在在,是“太阳石精神”浸润之下,工大人行事风格的集中体现。

越煤集团是越南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4%。2003年越煤集团与辽宁工大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先后派出200多名技术人员到工大进修。工大老师开班讲理论,下井讲实操,真金白银一点不保留。越煤集团劳动与人力资源处处长裴孟奔深情地说,全集团的技术骨干都在工大取过“真经”,工大是越煤集团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最坚强的技术后盾。

与俄罗斯两所大学共建“中俄地下资源绿色开发与洁净利用国际联合研究院”和“中俄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实施“急需紧缺型卓越矿业工程师计划”,与意大利、波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校校、校企、校院合作伙伴关系……北上南下、东进西拓,辽宁工大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七成以上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了由点对点对接到全面融入,由技术合作到方案输出的新格局。

今天的辽宁工大,正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融海内外资源共用之。

在辽宁工大档案室,一本发黄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上端端正正写着“阮胜利”三个字。1956年,阮胜利等3名越南留学生来到阜新学习地下采煤专业,1962年圆满完成学业。欢送他们回国的老照片,悬挂在校史馆展厅里,见证着这所老牌重点大学留学教育的前世今生。

阮胜利回国后成为越南煤炭界翘楚,曾任广宁工业大学校长。他情系母校,多次回校访问。在他的撮合下,辽宁工大与广宁工业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1954年,朝鲜留学生金尚秀来校学习矿山测量专业,开启留学生教育先河。2008年,学校成为首批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院校;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院校;2017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2018年,学校荣获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高校殊荣。经过多年深耕细作,该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新增6个留学生生源国,留学生生源国达42个,在校留学生总数超过300人。

“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先后有408名青年教师赴海外研修。与意大利罗马大学、波兰奥尔什丁瓦尔米亚玛祖里大学、日本城西大学等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开展“2+2”、本硕连读、专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引才育人篇

坚守育人初心 筑牢特色之路

“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弦歌高唱七十载、滋兰树蕙育芳华,辽宁工大始终立足地矿艰苦行业,扎根艰苦地区办学,坚守育人初心,走出特色办学之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成就斐然。

水磨石地面被岁月打磨得锃亮,门窗是上世纪80年代的式样,办公室桌椅用了几十年,漆面早已斑驳……辽宁工大办公大楼,这个管理着3万名师生的中枢之地,简单而朴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新实践学院、研究所、实验室、图书馆设施优良、现代感十足。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辽宁工大回归初心,抓住根本,把钱花在科研、教学和育人一线,大手笔引进高端人才,为师生提供创新创业舞台。

三大一流学科实力雄厚

近年来,辽宁工大以强化特色,提升内涵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发展方式三大转变:由个体向团队转变,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由书本向现场转变,使学科布局日趋合理,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既是辽宁工大的创校之本,亦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领头雁。其中,矿业和安全学科始建于1949年,与学校同龄,底蕴深厚。矿业学科有专职教师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人。拥有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中心、煤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和平台。手握43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著作权,师资和科研实力雄厚。

安全学科近年来完成3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组建辽宁省安全技术与装备产业校企联盟、山西省稀缺炼焦煤保护性开采与清洁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辽宁省安全监管监察学院。利用这些平台,积极与联盟单位及相关单位共建安全生产智库,为安全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测绘学科起源于阜新煤矿学院矿山测量教研室。该学科没有止步于“矿山测量”,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办学和科研方向,由矿山测量开枝散叶,拓展到交通、遥感、卫星定位与导航、空间地理信息等领域。4个本科专业均在全国排名前列,其中测绘工程专业在全国130所高校中排名第3。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6年,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测绘领域创办最早、专门从事测绘科学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并为我国北斗导航提供智力支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辽宁工大以3个学科为核心,打造一流学科群和专业集群,服务能源、环境、安全与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通过双一流建设,实现由单一行业性学科专业布局向区域与行业并重转变,学校行业特色更加鲜明,区域服务更加有力,在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北斗卫星利用与智慧城市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等领域,形成了新的优势和特色。

高端人才引进带来源头活水

2009年8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由此拉开高端人才引进的新篇章。政策出台第一年就引进30名博士,比此前十年的总和还多。2010年以来,引进博士学位教师248人,全职引进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等高端人才,人才引进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长期以来,辽宁工大用心用情,以柔性方式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专家。从1993年开始,一位金发碧眼的老人经常出现在工大校园。她叫巴图金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动力区划理论创始人、辽宁工大客座教授。她喜欢工大师生,喜欢校园的一草一木。在她与工大结缘的20多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在辽宁工大待上几个月。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儿子——巴图金先生不仅延续了她的生命,而且传承了她的工大情,经常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母子情牵工大,成为一段美谈。

人才如源头活水,为辽宁工大带来勃勃生机。5年来,引进博士获得5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1项省部级项目。为了让引进人才快速成长,2013年出台“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受资助的30余名教师大多成长为学术带头人。

今年上半年,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中的31名委员、6名特邀委员和13名知名专家顾问委员,全部面向中青年优秀教师和一线学者、非领导职务专家学者倾斜,鲜明的导向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沃土。

频频斩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奖

7年间,有4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一个学生团队获评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近3年来,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700余项。国家级大奖为何频频花落辽宁工大?奥秘就在于矢志于素质教育,执着于创新创业,久久为功,一鸣惊人。

2009年,创新实践学院孙方红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发现一则中国机器人大赛的报名信息。第二天,学院给他腾出一间十余平方米办公室。工大师生首次出征,一举夺得3个奖项。此役过后,创新实践基地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

2011年7月,“创新实践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挂牌成立,它整合了“两校区三校园”教学实践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吸引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今,基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是我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和大学生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走廊两侧到处是荣誉展板,无声宣示着属于工大学子的荣光。

基地面积逐年扩大的背后,是创新创业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飞鸟工作室、蚂蚁工作室、航模工作室、光维工作室、鹏程工作室、立方导航工作室……基地有50余个工作室模式的学生创新团队,孵化出的科技达人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上屡屡获奖。机械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叶旭彤一入学就参加了飞鸟工作室,今年上半年和团队成员小试牛刀,拿到2个奖项。虽然获了奖,叶旭彤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开心,“你看看荣誉墙上那些奖杯和证书,得拿到国家级大奖才有含金量。”

叶旭彤的偶像是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刘伟。刘伟在基地老师悉心指导下,精研机械结构设计及制造,荣获21项国家级奖项,发表3篇学术论文,有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是学生中的科研达人和团队带头人。

深化改革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

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2018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高达96.94%。创新和就业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两把标尺,辽宁工大为何能塑造出毕业生就业好的烫金口碑?

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软件学院2013级10班B3-514寝室令人瞩目:6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女生,常年坚持集体晨读,寝室成员的荣誉证书加在一块儿有59本,摞在一起有半米高。更让人佩服的是,6个人全部考取了研究生。

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院院长李玉以“合作者”称呼自己的学生。每当学生有不同见解时,他会认真倾听,给出自己的建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完善方案。学生们说,学会思考是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最宝贵东西。

近年来,在“太阳石精神”浸润之下,辽宁工大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时光流转,硕果累累。

辽宁工大把素质拓展学分纳入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回归常识;建立预警和退出机制,确保教师回归本分;大力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实现办学回归初心;明确发展目标和服务定位,推动教育回归梦想。

“四个回归”重在夯实基础,引导教师不浮躁、不畏难,用心做好本科教育。与此同时,构建起“零起点”“累进式”“实战式”“团队化”“拔尖型”的全程累进式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五种模式”让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实现了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覆盖。辽宁工大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全方位的,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称号。

在辽宁工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生修完全部学分可提前毕业;开设校级基础强化班和校级理科实验班,优秀拔尖人才在这里脱颖而出;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实践训练时间长达一年,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数学类、测绘类、材料类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不再“一考定终身”;腾讯卓越班瞄准“互联网+人工智能”,培养新工科人才;开设辅修专业课程,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和就业渠道,以“六类培养”打造极具社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因为人才过硬,辽宁工大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近年来,中国建筑、中国隧道、中国黄金集团等“中字号”企业,神华集团、阳泉煤业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来校招聘。自去年9月以来,全校共举办4场校园大中型双选招聘会,参会企业累计达1006家。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495场,1446家企业发布在线招聘信息,累计为2019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岗位发布数量为毕业生人数的3.9倍。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5%以上,位居辽宁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图强奋进七十载成就斐然

一代代辽宁工大人秉承校训,弘扬“太阳石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时间为横轴,能清晰勾勒出辽宁工大高质量发展之路:1978年,全国首批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2010年,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1年,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以事件为纵轴,能完整还原出辽宁工大人的图强奋进史:

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1958年,紧挨中华路是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后面与其相连的是实验楼,四栋宿舍楼分布在校园四角,一色儿的红墙红瓦建筑,占地仅27公顷。如今已是两校区三校园,占地283公顷,图书馆藏书290万册。

1958年开展本科教育伊始,只有采煤、地测和机电3个系、6个专业、391名学生。现有25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在册学生3.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6万余人。

自1981年和1993年成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已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5年,学校只有3位教授,分别来自数学、力学和电气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874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人,以及长江学者、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等。

今年7月,辽宁工大召开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干部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发扬“太阳石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进行一次“存量改革”“减法革命”,提升学科建设意识,实现学科内涵发展,为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砥砺前行。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